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5285篇
科学研究   31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917篇
综合类   66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Mentoring of Women Faculty: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and Cul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key finding of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n the mentoring experiences of women faculty. The study revealed the political climate of the organization as an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is experience. Women faculty identifi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gender issues that affected the mentoring they receiv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need for human resource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o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academic mentoring for women faculty—individually, departmentally, and culturally—as a means to foster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Sharon K. Gibso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adult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he holds an M.S.W. degree and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b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a B.S.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mentoring and coaching,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dult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2.
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身上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具体表现为自身无法摆脱的矛盾冲突: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情与理的冲突;生与死的冲突。这种精神悲剧的形成有其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43.
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来考察科举制度,分析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贡献,并探寻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循环经济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基本概念的阐述,全面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5.
杜甫在楼阁诗中,采用虚实结合、情景相融的手法,塑造了孤高偏寒、超脱飞扬和高边清新的三种高楼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普泛关怀,对尘世苦难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46.
张爱玲笔下的三组女性人物分别显示了各自的生存图景:"凄艳的蝴蝶"曹七巧、霓喜健康、泼辣,但难以掩饰命运的难堪;娇宠的准尤物王娇蕊、白流苏、殷宝滟明艳动人,其依附性地位实包含着难言的辛酸;自立的女性虞家茵、顾曼桢朴素平实,其独立的地位却依然没有带给她们满足的喜悦。在这些女性人物生存的挣扎与缺陷基础上,张爱玲寄寓了一种企望安顿女性生命的地母精神。  相似文献   
147.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8.
转型期大众学随着经济体制、生活方式、化思想背景的转换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子化时代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平民化、生活化、感觉化、从众化,它犹如一艘欲望号航船——生存欲望为动力,情感欲望为风帆,官能欲望为甲板,书写欲望为橹桨,驶向无遮无拦的民众生活与阅读的港湾。  相似文献   
149.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300名女生近3年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校高年级女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肺活量降低。一般性痰病增多,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提出了如下建议: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开设活动课,成立体育协会,改善教学和练习条件。旨在使学生有组织、有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0.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发展必须反映多元论和个人独特性,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要理解每一个情境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在于,高职教师应积极培养丰富且多样的能力,尝试改变教学上的互动方式,将角色定位为协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并在课程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