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3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自卑、焦虑、浮躁等文化心态的驱使,学者们在建构民族文论时患上多语症,呈现出了语量超多、语意空洞、语法杂乱、语境自闭等症状。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在于调整好学者们的文化心态,使之直面本民族当下的文艺实践,不断增强研究工作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42.
唐代社会开放,士人和妓女交往频繁,这在唐人的士妓诗中有集中反映。然而,士人和妓女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所以在相互的交往中,也就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士人和妓女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也使得士人在对待妓女的感情上会作出违心的举动,加上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唐代妓女也就很难摆脱悲惨的社会命运。  相似文献   
4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不断深化,社会各个阶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心态也处于急剧变化和调整中。加强社会心态的建设,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或使其向积极的社会心态转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迫切需要且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44.
藏传佛教萨迦派密教命题"成境为心",不仅是一个佛教命题,也是一个与我国古典美学思想有亲密关系的命题。它源于唯识宗,本质上是一种人心内证的修持过程,旨在强调"境"的生成是由于"心",万物皆存于"心",除"心"之外再无实有外境,人应修一颗明空双运的心以达到生死涅槃的无别之见。探索一条从藏传佛教心性学说到审美心理理论的思想道路,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它反映了一种以主体为本源、夸大了主体作用、完全忽略了客体作用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在美学理论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5.
魏晋时期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关键在于确立了审美型的文化心理结构。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各种流行的哲学思潮,促使了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而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智慧兼深情”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和独特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国传统养生的独特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7.
学生学习忙,任务重,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组织运动员进行系统性的训练,要想在运动会比赛中打出好成绩,实在不易.而赛前组织运动员进行严格合理的训练,争创佳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8.
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动态变化的,任课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变化的心理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班主任能否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学科理论指导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两个方面阐述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对陕西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抽样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分组体育实践活动,旨在探索一种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不良心理的方法.实验证明:轻松愉快、设计新颖的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强健身体的功效,更能缓解和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反映,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获得"自由、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0.
历来研究者都把《读书敏求记》看成是一部典型的目录学著作给予高度评价。本文经过对该书流传过程、前人研究与评价的梳理后认为,《读书敏求记》并非是一部作者欲流传的正式的目录学著作,而是一部深刻体现作者求书经历、藏书感受以及人生情趣的藏书精品书目稿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