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人员是自存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力量与关键因素,科研人员是否愿意持续将研究成果提交给自存储平台从根本上影响自存储资源建设成效。文章以期望确认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存储特点,构建科研人员持续自存储行为的理论模型,据此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期望确认程度、自存储理念、自存储绩效、平台质量、促成因素以及感知风险等对科研人员的持续自存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提出构建多元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自存储资源质量控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与版权管理机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角度谈如何促进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屏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84-88
影响机构知识库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收录文献资源的丰富性。教科研人员作为内容提交主体,因外在因素,如:学术、法律、技术等的不利影响,导致他们对自存储具有较强的抗拒心理,从而严重阻碍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资源的获取。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应积极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的交流方法,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他们的抗拒心理,从而促进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3.
认为高校科研教学活动中用户对于机构知识库自存储的需求真实存在,但对机构知识库不了解、不理解,导致了自存储积极性不高。探讨通过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机构知识库自存储服务机制,如采取提供一站式数字信息共享空间,建立基于IR的个人科研绩效管理体系,制定富有弹性的自存储政策等措施,来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其自存储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机构知识库资源存储不足的现状,促进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和参与现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度较高,但参与度不够理想,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未有过自存储的经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较多的学科库。科研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所在地区、所属学科等因素对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参与现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机构典藏库自存储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机构典藏库的实践中,影响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作者的自存储行为,而是机构典藏库内容资源的学术性评价问题。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教师自存储率低的重要原因,并结合近年来图书馆界关于机构典藏库自存储研究的相关成果,总结出没有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高校机构典藏库自存储率低的重要原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研究者自存储到机构仓储意愿低的问题,介绍研究者所属机构、研究出资方和出版商制定的自存储政策,分析政策三方尊重、协商与合作的关系。总结自存储政策制定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自存储政策的强与弱问题;存储位置唯一问题;存储与出版的关系问题;版权问题;存储与开放的时间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自存储是开放存取的策略之一.本文从信息产出者的科研人员、信息利用者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出版商、图书馆5个方面对自存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开放存取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学术信息交流的新途径——开放存取自存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开放存取自存档的涵义、存在意义、目前发展状态。认为开放存取自存 档是学术信息交流的新的重要途径。分析开放存取自存档资源的版权问题、自存档知识 库的互操作问题、自存档知识库的查找问题、自存档资源的元数据收割及检索问题。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Space系统为例,介绍自存档类型之一的机构知识库的应用状况及 版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开放存取:重构学术交流机制的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书晗 《现代情报》2006,26(6):141-143
开放存取是学术交流机制演进的结果,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此持肯定的态度。开放存取期刊与自己存档是开放存取两种重要的实践模式。开放存取对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会对其认同度逐步提高。发展开放存取的关键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而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将同商业化出版模式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seeks to explor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social networking, and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Nigeria. Six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R) were selected and five leading authors had their works manually crosschecked in two citation indexes and self-archived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faculty members have embraced self-archive on academic social network platforms, while their records in the IR do not reflect this. The study recommends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to implore academics to self-archive their publications into their IR, while the libraries too could search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and social network sites to update their respective IR plat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