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散文选刊》2014年第8期刊登老作家南丁(何南丁)的文章《忆张锲》(此前还先后发表于《大河报》《人民日报》),回忆2002年张锲由北京给作者寄来书法作品,内容是张锲自作的“一首古体诗”,诗云:屈指论交四十年/星移物换等云烟/胸中赤血今犹热/头上青丝昨已斑/报国有心常自励/回春无术恨穹天/夜阑卧听潇潇雨/魂系淮河岸柳边...  相似文献   
92.
93.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协调和引导作用,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学习策略帮助。武琼老师秉承“帮助和支持”理念,在《长征·七律》授课中,向学生提供了陈述性知识帮助、程序性知识帮助、条件性知识帮助、元认知知识帮助。这些帮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七律·长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近毛泽东”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七律”这种形式和所表达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有明显的距离感,因而教师教有难度,学生学习也有难度。这种难主要表现在现实中的长征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许多磨难给红军将士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而同样经历长征的作者毛泽东在诗歌中却一扫悲情的气氛,以一种俯视的独特视角、乐观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长征中重重困难的淡化意识。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各自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同中有异、各尽其能。  相似文献   
95.
王春艳 《湖南教育》2008,(11):45-45
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七律《登高》中(前半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的滚滚长江,同样是借景抒情,诗人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96.
前不久,赵忠祥随“心连心艺术团”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慰问演出,回京后看电视直播航天英雄太空行走成功.激动不已。诗兴大发,写下题为《神七赞》的七律诗.诗日:“飞船腾焰入云霄,载我英豪举世骄。出舱漫步伴天链。定轨疾驰巡鹊桥。自古升空常似梦.从今奔月竞如潮。敢请嫦娥捧陈酿,桂花香满共玉瓢。”  相似文献   
97.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在世时,通过不同形式指认“友人”为周世钊。然而,1982年乐天宇五次“回忆”了“友人”是指乐天宇、周世钊、李达三人,这就是后来的所谓三人说,随后萧永义、易孟醇等又有了新的“友人”说。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可谓越来越混乱。但是,事实上,毛泽东不可能答诗李达、乐天宇,只能是答诗周世钊。  相似文献   
98.
叶成珠 《学周刊C版》2011,(4):130-131
【教材简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时写的一首古体诗。它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9.
七律体是歌行的特殊类别,是贯穿了唐诗发展史、为唐代著名诗人所青睐的一种亚诗体。从题目看,"反七律体"仍体现了七言歌行自由抒写的特征,但其形式是七言八句而"非格律化"。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相似文献   
100.
牟军 《中国培训》2009,(1):11-11
卅年荏苒一挥间,华夏沧桑地覆天。临川太岳齐瞠目,任公南海共汗颜。伟人功铸千秋业,侪辈三四码发万年船。科学发展明方向,技能强国谱新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