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两个单位的人员有较佳的机会互相了解对方的任务与专业技能,两者各有其特点与互补的技能,可跨越组织间的隔阂,立即分享资源、专业技术、预算及人才,快速而有效的提供大学校园中服务。  相似文献   
12.
谈体育教育的观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打破了传统高等学校封闭的、脱离社会的、脱离生产的旧的办学模式,形成学校面向社会,社会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新的办学模式。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框架,必然要求淡化和改变单一的隶属观念,以积极面向社会,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的有机结合。在教育目标上,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在争论和实践中得到扬弃,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得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教育领域进行反思的今天,法学教育改革被提到了日程上来,法学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弄清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赞同我国采取"专才"为主,"通才"为补充的法学教育,并提出了对于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长期讨论的话题。可以说,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素质。就笔者所在的经济学类来说,目前我认为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问题,下面就具体从经济学类的课程设置上来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操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分析和体操教师与学生关系问题的探讨,阐明在体操教学中传统的关系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本科教育应采用何种目标模式,长期存在着分歧。该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我国法律本科教育通才目标模式定位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科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通才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应对现代社会挑战的需要;是纠正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弊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沟通普职高教、构建高教“立交桥”的需要。为此,应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目前比较盛行“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的提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从实践经验上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各有长短,过分强调通才教育容易导致肤浅;从我国现实来说,社会需要的也不全是通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说,宽分类和高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于接受通才教育,窄分类和低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接受专才教育;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知识准备。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能否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以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新的认识与看法,指出: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忽略了"专才"培养的重要.认为:在现代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通才"与"专才"兼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说,重视"专才"的培养,更具有战略意义.并从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等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