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772篇
科学研究   30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日本一些手机商店,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作人员接过顾客递过来的旧手机,手脚麻利地操起专用工具对手机进行消除个人信息等处理,为回收做准备。这些被回收的旧手机,目前在日本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一种"都市稀有金属矿"来开采。  相似文献   
942.
作为一对矛盾体,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具有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性,法理要义在于控制与共享的逻辑进路、程序与实质的正义标准、常态与例外的基本原则;情理取向则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社会分层的客观要素、正当共识的目标导向。法情的相互协同表现在情理是法理的基础,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法理,同时由场景主义、信息控制和弹性空间因素而发生冲突,需要进一步调适,以维系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943.
熊皓  骆眩  王军 《湖北档案》2007,(8):25-25
1.献血资料反馈前的准备 1.1核查献血者献血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献血者的资料收集时要求献血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明,认真地填写献血登记表各项内容,保证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留下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944.
现代社会大数据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的重要事物,大数据在带来巨大便利和商机的同时也会对个人数据信息带来侵害的风险.之前的研究结果都倾向于认为应当通过援引民法上“隐私权”的规定保护个人数据,但是事实上“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完全涵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的各种风险.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风险是和大数据本身相伴相随的,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一风险将影响对大数据本身的价值认识和政策取向.大数据时代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的知情和选择权以及处分权必须得到保障,除了技术手段和刑法保护之外,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确立“告知和同意原则”对应对数据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挑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对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所采取的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各种技术的内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目前得到广泛研究和重视的几种信息安全技术,并就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各种安全技术相结合构建有效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46.
科技创新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高效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目前,我国没有对公民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进行专门性立法,现行的法律保护模式与欧盟等地区类似,即认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的一个独特分类,将其作为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予以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在个人信息法的范畴处理相关问题。《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并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法律范畴,然而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定义未得到明确。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立法趋势可能会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信息区分开来。基于此,文章尝试构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保障及义务规范机制,并完善民事救济途径,以期完善我国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47.
[研究目的]开展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判定分析,研究隐私风险治理实施路径,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安全治理水平提升。[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内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文献,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个人信息生命周期6阶段理论,并结合实证调研法分析判定各阶段中存在的16个隐私风险要素。[研究结论]针对隐私风险,从合规性角度提出“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采取风险适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提升人员隐私素养和实施用户参与共治”三个层面的隐私风险治理实施路径,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8.
常宇豪 《情报杂志》2023,(5):184-191
[研究目的]个人信息利用是大数据时代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个人信息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既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个人信息产生促进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正效应,又可以因不当或违法利用个人信息形成产生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负效应。研究个人信息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效应与风险应对,有助于促进正效应而克服负效应,实现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研究方法]文章通过历史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系统剖析了个人信息影响公共安全的原因、方式,以及风险防范。[研究结论]正效应中的个人信息利用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为目的,可能存在因个人信息过度处理侵犯个人信息权益之风险,应通过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平衡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关系;负效应中的个人信息利用属于不当利用或者违法利用,目的是非法获利或者故意破坏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应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等保水平,强化个人信息出境管理、加大打击力度等措施予以消解。  相似文献   
949.
赵丽莉  陈家辉 《情报杂志》2023,(7):201-207+200
[研究目的]为协调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个人信息删除权行使可能产生的矛盾,探求区块链技术、应用实践、法律主体与删除权的融合治理之路,提出区块链场景下保障个人信息删除权行使的具体举措。[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比较研究,考量区块链技术理念层面、实践层面、法律主体层面与删除权行使如何协同,从而实现区块链技术与删除权的共生共长。[研究结论]法律解释层面:合理法律解释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删除权相适应;技术层面:寻求删除权“可替代”方案和链上链外双重保障机制;主体层面:区分区块链的用途和类型来确定区块链上个人信息控制者。  相似文献   
950.
赵茹  张旭昱 《新闻知识》2023,(11):28-34+94
在数字化与老龄化叠加的背景下,老年信息弱势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深度访谈,依据“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从内容、边界、动力三个方面对老年信息弱势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展开多维度观察。最终发现该群体的信息实践构建出的是狭小的个人信息世界,表现为信息来源有限、信息资产匮乏、信息活动时空受限、智识程度低,以及信息实践动力不足等特征,并呈现出信息弱势的恶性循环。也正是个人信息世界的狭小,导致老年信息弱势群体在数字融入方面屡屡被困。有效破除数字融入困境,还需切入这一循环系统当中,依靠家庭、社区、媒体和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共同助力老年信息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