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14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170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矿葬     
陈川 《大理文化》2010,(6):7-21
丰厚而独具韵味的历史确定了大理的象征地位。从历史的渊源来看,大理是一座古老之城,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辉煌,使得这座古城具有了神圣的价值。从神圣的苍山顶峰发出的光芒一直将大理照耀到现在,亮丽的光环将大理的知名度延伸到全世界。数百年以来,大理古城一直用静默的姿态开始了与世界变化的对峙,当流行元素弥漫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大理却因这样的固守再次显示出了特有的"沧桑"与"老道"。于是,在世界纷繁的变化之中,大理面向世界敞开着一道幽秘之门,蛊惑着人心,蛊惑着世界。相对古城中古老建筑物、城墙、城门等,大理人的生活是世界性的———缓慢、有序而敞开,符合人性。古城人对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将现代人的物欲横流的心态屈居脚下。大理老街上的一座咖啡屋、一个酒吧、卖凉粉的白族老妪、阳光下的银匠、以至于从世界各地奔赴而至的旅者……都能在大理寻找到丢失的自我,创造着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理是一个真正的和谐之地,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城市。在洋人街大理王府的回廊上看苍山,听溪流的声响,流淌的不仅仅是水,包含着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时间,涤净了我们身上的浮尘,使得我们听到了生命中的挣扎和呼救,这种感觉与大理古城的风景和原型融而合一,最终使大理成了世界性的诗学和美学兼具的城市符号。  相似文献   
52.
卷首语     
《大理文化》2010,(10):3-3
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当然有义务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所处时代的生活状态与生存处境,并体验到当下现实与我们的生存盼望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切肤之痛。否则,作家将就难以进行"当代性"的写作。  相似文献   
53.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0,(11):75-76
长时期生活在苍山脚下,每当远眺古雪神云的十九峰,总想找机会投进其怀抱,领略它迷人的风景。时值隆冬,天朗气清,苍山还没有被大雪覆盖,兴之所至,便相约登大理电视转播台所在的苍山中和峰。  相似文献   
54.
一道屏风似的苍山,一块碧玉似的洱海,在山海之间,沃野千里,春风浩荡。这是大理在整体上给我的印象。我相信,这也是为南诏先民们所感动的大气象,否则,他们也不会把王城从巍山迁到大理来了。  相似文献   
55.
56.
走过大理     
金兰昌 《大理文化》2010,(12):54-54
  相似文献   
57.
《大理文化》2010,(5):119-119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通过ISO9001-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鼎盛于宋代,以三塔、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佛都"匾、三圣金像五大重器著称于世。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在崇圣寺出家修行,为南诏、大理国著名的王  相似文献   
58.
家住洱海边     
左家琦 《大理文化》2010,(11):69-74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59.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受邀写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文章。大多数人认为,该文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游记”。其实,从文章的叙述方式和表达重点来看,文中的景物勾勒并不能让读者看到丽江景色的动人之处,关注“我”以一滴水的多种方式走过丽江的旅程及它所产生的象征意义,能给读者带来多元启示。从这一点来看,《一滴水经过丽江》不是游记,而是童话。这篇貌似游记的童话,以意象化的诗意语言,呈现一滴水的“所至”和“所见”,表达了“我”经过丽江的独特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0.
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究竟是什么?也许不是一座屹立千年的古城,也不是一幅流传百年的画作……这些都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核心必是母语,世界上所有民族都热爱并传承自己的语言。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当推代代相传、汗牛充栋的诗词歌赋,而这其中大部分皆是古人使用吟诵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