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设计意图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地点拨、引导和提升,使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72.
京派和海派共同崛起于30年代的中国坛,以迥异的风格给读留下了不同的审美感受。本试从不同的化角色认定,即“高贵的乡下人”和“敏感的都市人”的角度,分析孕育于不同的地域环境的京派和海派在艺术和审美理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3.
张炜和沈从文的作品中给了我们这样一种信念:土地以他的真实存在,显示着他的德行,为人类提供了立身行事的典范.对人类生存前景的深切忧虑中,两位作家在各自的年代开始了一场在很多人看来是堂吉诃德色彩的道德拯救行为.  相似文献   
74.
乡下人喜欢将母亲比作“箍桶篾”,形象而有哲理。  相似文献   
75.
沈从文先生曾说过:“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与弥补。”或许这便足《边城》注定是个悲剧的原发点吧!品读《边城》,能从文中品出悲剧的三重况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交织在湘西古镇,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凄美的《边城》。  相似文献   
76.
娜子姐姐: 你好!首次给你写信就要问你许多问题,真不好意思.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帮我解答,谢谢!因为我成绩不好.所以七年级上了两遍,第一次是在老家上的,那里竞争相对小一些.压力也比较小.虽然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但他们对我和弟弟的期望都很高,于是就把我送到了县里的学校.这也给我的家里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刚来的时候我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77.
【设计意图】 “瓜藤攀檐、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这是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这一幅幅画面为我们呈现了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村生活。可是这一个个熟悉的画面,我们乡下的孩子并未曾在意,未曾用心去体会。他们所向往与欣赏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城市的繁华热闹。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唤起孩子们对熟知而陌生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唤起孩子们对身边的“下里巴人”的赞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高歌。  相似文献   
78.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风凰县,地处湘、川、鄂、黔四省交界,又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之所。1923年,他带着湘西明秀山水铸就的自然灵性和少数民族血统中积淀的沉痛隐忧的独特气质,只身来到北京。手上没有文凭,囊中空空如洗,生活的困窘以及都市人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无不让沈从文体会到一种深刻的心理压力和被排斥感。这一心理压力和被排斥感一方面促使他对都市人的性情、趣味进行猛烈抨击,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反作用,越是被排斥,越是想进入,他非常羡慕、渴望进入现代社会和文坛主流。城市对他的轻慢更激起他向别处寻找精神支柱的冲动,而正是在湘西的民间天地中,他发现了迥然有异而又足以与都市价值标准相抗衡的精神支柱。“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  相似文献   
79.
启蒙者与乡下人——浅析鲁迅乡土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琳 《科教文汇》2008,(27):222-222
鲁迅在创作乡土小说时有两种身份,一是启蒙者,一是乡下人。有时单独存在,有时二者合一。  相似文献   
80.
湘西世界培养了沈从文自由本真的写作气质,也是作家的精神世界与希腊小庙。他抱着这种朴素的"乡下人"心态来到城市,以寻求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信仰,并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对"乡下人"与"知识人"双重身份的认同,既积淀了沈从文多样的文体写作,也让读者发现作家的身份转换。沈从文作品中的乡土与都市题材平分秋色,透过早期都市边缘人的书写,能够窥探到一批"五四"知识分子在从乡间走向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