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30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铁路作为一种新式的运输工具,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英国产生,不过50年时间便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司空见惯之物。但时至在19世纪后期,清廷还在为是否要修铁路展开激烈争论。光绪前十年间的争论为第一次,此次争论中,反对修铁路的舆论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82.
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人,遇到对立面是常见的事。然而有些人老虎屁股摸不得,别人对他的东西提反面意见时,总是一概予以排斥,唯我独尊。而另一些人则不一样,他们欢迎对立面,甚至专门寻找对立面,在激烈的争论碰撞中,完善自己的发明创造,甚至碰撞出新的发明火花。前者之举当然有错,后者之行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3.
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根 《教学与研究》2004,82(10):77-82
李嘉图等价定理涉及到税收与公债的基本关系、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个人与企业在税收与公债面前的经济行为,以及政府宏观调控工具选择的必要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所以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引出理论上的许多争论,目前这种争论仍有继续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赵明丽 《学周刊C版》2019,(17):183-183
在科学迅猛发展之前,心理学就已经发展的十分稳健。心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之内,它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人内心活动变化的行为科学,最早起源于西方,具体来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心理学是哲学下的一个分支,刚刚形成雏形,人们由此开始对人类的心理进行探索。文章探索了在长期的西方心理学学派发展过程中,这些辩论结果对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意义非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5.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坚持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空洞的理论争论、党的组织制度等相联系,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一重大原则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辩证法和逻辑究竟是是什么关系?这是逻辑学、思维学、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我国学术界本世纪以来对此问题进行过三次大争论,最近的一次现在还未结束,这个问题的争鸣久无理论突破,根本原因是双方对辩证法的本质以及辩证法理论的层次没有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87.
深化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核心应该是调整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线建设的评价有许多争论,主要观点有3种:(1)认为三线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基本否定;(2)认为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基本肯定;(3)认为三线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损失。分析了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客观、历史的综合考量,才能准确地评价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89.
90.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肇始于郭月争、于世诚分别撰写的关于哲学命题的文章。杨献珍同志明确表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原理,因而受到了攻击和诬蔑。论战发生于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当时学术界一些理论家为了迎合政治时局的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唯心主义印证,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并在康生、陈伯达的授意下,署名撒仁兴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把理论论争引向了对杨的政治围攻。杨因坚持真理而沦为"阶下囚",遭受了非人对待。他在漫长11年监禁放逐的岁月里依然舍生忘死地就"综合基础论"等问题进行了不懈地诉求和抗争,在狱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遭受迫害的申诉和致中央文革专案组的抗议书等7万余言的文字。1978年后,杨被平反,但他仍不时受到部分秉承"理论权威"衣钵者的攻讦。忧愤之余,杨献珍不顾耄耋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的状况,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深中肯綮的答辩文章,对那些伪马克思主义者予以了斥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