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4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自古以来,水被看做是万物的本源,同时,水也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常见意象之一。文人墨客为了抒发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观念,常常借用水的特性作喻。综观各种有关水的比喻,我们发现,人们所利用的水的特性往往呈现出二重性,如:动与静,淸与浊,强与弱,深与浅,疾与缓,无形与有形,无定向与有定向等。  相似文献   
122.
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钱钟书刻画孙柔嘉的着力用笔之处,本文从二重性格论的角度分析研究孙柔嘉的复杂性格,探寻其复杂性格的组合因素及其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3.
刘伟 《华章》2011,(31)
本文基于家庭变迁研究的现状,通过分析结构二重性对家庭变迁研究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中对时间性、与主体行动性的忽略,提出结构二重性是家庭变迁研究中的一种视角更全面的理论范式.并以建国以后中国个体家庭婚姻选择的变迁为案例具体阐述结构二重性对家庭变迁研究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导数的概念”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从数学概念的二重性(过程一对象),概念获得的两种方式(同化与顺应),“直观概念”等多个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进行了教学分析,提出了揣摩教材、尊重教材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5.
126.
《资本论》中二重性学说是实践化构造,并非仓促理论构造,也绝不会是什么二重性知识(理论)体系。其辩证法的内涵在于把握"一定生产"生成的规定,提升对象为研究对象,确立历史的实践逻辑和开放的批判结构。因此,也并不是逻辑一致性意义的工作逻辑,仿佛封装了抽象思维方式批判。《〈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将"起点规定"封装于封闭历史知识体系,满足了思想史的有价值性演绎,结果将二重性学说主观认识化,贬为单纯叙述逻辑——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其想要导引拜物教批判认识,却混同了社会存在上两种不同的批判即主观批判和客观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原则相抵触,如提出"资本二重性理论";到头来,反治其身,重新陷入资产阶级性质的知识论游戏当中,违背直至取消了劳动价值论实践生成之优良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7.
明儒关于《大学》诚意之"意"的定位大体可分两种:以意为心之所发,有善有恶,不具有主宰的意义;以意为心之所存,纯善无恶,是心之主宰。宋代学者思想中已体现出"意"定位之二重性,至明中叶王阳明这种分歧和矛盾更为突出,而其后学或在其"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基础上提出"无意之意",以超越形下的善恶观念;或发展了"意"的第二种涵义,提出意为心之所存,来解决阳明思想中的矛盾,刘蕺山即是这一支诚意说的集大成者。在此过程中,诚意工夫的重点亦由"诚"逐渐落实到"意"。  相似文献   
128.
129.
辩证法原理     
本文简述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自然辩证法原理的最新进展,并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0.
北宋建隆至庆历间的经学在谨守注疏之学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反思与突破。在一些学者身上,无论是在官方组织编著或认可的还是私人性的经学著述中,都较为鲜明地体现出守旧与革新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