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4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两种倾向,在论证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功能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学校政治绎济学课程教学应贯彻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42.
传统孝道中“移孝作忠”,“祭礼祖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等具有二重性,应汲取精华,剔除其糟粕,以使传统孝道中的积极因素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43.
“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出现之后,就以一种流动的文学形象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备受社会影响,他们在传统的坚守与现代的反抗中形成了二重性格,成为中国式“多余人”。本文将对巴金笔下的李冷、觉新和汪文宣的矛盾性格进行探析,从而发掘此类“多余人”对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44.
窦娥所表现出的"有情义"、"敢反抗"、"重尊严"等品质与宿命论、封建孝道、封建礼教的成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其贞节观的二重性,而后者起主导作用。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来源于作者思想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作者对故事原型的不彻底改编;二是作者借笔下人物表达企图恢复传统伦理观念的愿望。  相似文献   
345.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另一方面,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具有风险性并产生一定的随意性。应对二重性,最理想的策略是建立与二重性特征相辅相成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346.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意味着大学知识生产被纳入社会分配和消费领域中,始现于物质生产领域的"物化逻辑"开始向大学知识生产领域渗透,知识生产工具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其表征。大学知识生产的物化逻辑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其合理性体现在大学知识生产资源的获得、现代化大学知识生产组织制度的建立及大学教师创造性与价值性的展现等方面;不合理性则突出表现在大学组织内主体间关系的异化、大学及其个体内在精神超越性与丰富性的消释、大学知识生产的学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方面。客观认识这种物化逻辑的内涵及合理与否的二重性,通过制度建设、精神塑造等可有效规避大学知识生产的过度物化。  相似文献   
347.
于潇怡  汪启明 《中华文化论坛》2023,(2):160-171+191-192
清初政府的文化政策具有“刚柔相济”的两重性。一方面“崇儒重道”,开经筵、兴科举、刻图书;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出版政策是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门类。柔性文化政策如发布诏令提倡地方志的编修,促进了清初地方志的繁荣,刚性政策如文字狱抑制阻碍了地方志的发展。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清初大兴文字狱的背景下,部分载有涉明“违碍”内容的地方志出版并未受波及。这一情况表明“文字狱”实施过程中,同样具有“刚柔相济”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348.
教育改革政策与实践领域对非正式规则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无意识忽略或有意淡化改革实践中非正式规则的存在,导致对正式规则由政策、文本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增量”与“减量”准备不足、应对不力;二是将非正式规则视为教育改革的消极力量,以对抗方式处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关系。基于非正式规则在教育改革中广泛存在和“全息”渗透的特征,应正确处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关系,在透析非正式规则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建构性力量,这既是消弭改革初期愿景与实际绩效之间“断裂带”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教育变革认知、提升变革实践合理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