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1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教育   30101篇
科学研究   2069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902篇
综合类   1258篇
文化理论   334篇
信息传播   531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188篇
  2014年   3184篇
  2013年   2569篇
  2012年   3294篇
  2011年   3577篇
  2010年   2989篇
  2009年   3057篇
  2008年   3392篇
  2007年   2481篇
  2006年   2196篇
  2005年   1994篇
  2004年   2044篇
  2003年   1516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受政治功利的影响与商业利益的驱动,新闻传播中普遍缺失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媒体要建构健康良性的价值观,要突出“人”尤其是普通百姓的主体地位,并要使人文关怀成为编采人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92.
认为问题意识是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产出的重要因素,指出目前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在分析问题意识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人文社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文本解读、社会现实观察及作用于二者的逻辑思维路径三个研究域,从知识储备、学习方式、现实观察和方法指导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强化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  相似文献   
994.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明确指出了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本质特征。然而。在中国目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却明显存在两种误区,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995.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多年,但是教育者总是难以摆脱对传统教育的文本化、应试化和封闭性等方式的缠绵情结。传统教育的诸多不良方式根源于科学与人文的分野,科学理性盲目地控制和操纵了人文理性,造成人文取向错误。针对这些现象,主体性教育改革所包括的三种基本方式,即创新教育、素养教育、完人教育,都有其内在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996.
点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石老师用她那美的心灵,美的声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弹奏了一曲曲美的乐章,让我们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蕴涵的美。我们真切地希望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能像石老师一样,用心、用美去弹拨美丽的心弦,永远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美!  相似文献   
997.
略论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与教学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言的性质、功能以及小学教育的性质特点,小学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又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98.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999.
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高等院校通过开设人文课程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文化素质,对营造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四大策略之一是突出素质,素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素养,二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关键在于探索未知能力的大小。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