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教育   17131篇
科学研究   4009篇
各国文化   231篇
体育   5260篇
综合类   1195篇
文化理论   224篇
信息传播   235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2226篇
  2013年   1992篇
  2012年   2351篇
  2011年   3010篇
  2010年   2691篇
  2009年   2435篇
  2008年   3594篇
  2007年   2385篇
  2006年   1598篇
  2005年   1507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单纯的抗阻力训练(RT)对不同女性群体的脂肪量(FM)、体脂率(BF%)、去脂体重(FFM)和肌肉量(MM)的影响差异。方法搜索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最终筛选出23篇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RT对所有群体女性MM的影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T可以显著降低绝经前女性的BF%(p=0.03),但对其余3个身体成分指标无明显影响;对绝经后女性来说,RT对降低其FM、BF%和增加其FFM均有明显的效果(FM:p<0.01;BF%:p=0.03;FFM:p<0.01)。RT可以非常显著地减低超重肥胖女性的FM、BF%和增加其FFM(FM:p<0.01;BF%:p<0.01;FFM:p<0.01);但RT对非超重或肥胖女性以上4个身体成分指标的影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T对久坐不动女性的FM、BF%和FFM有非常明显的影响(FM:p<0.01;BF%:p<0.01;FFM:p<0.01);RT可以非常显著地增加非久坐不动女性的FFM外(p<0.01),但对其余3个身体成分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RT不能作为女性以增长MM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方式,也不可作为非超重或肥胖及非久坐不动女性以减脂为主要目的的单一训练方式,但可以推荐给绝经后、超重肥胖或久坐不动的女性作为改善身体成分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942.
全球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身体活动不足,每天参加足够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儿童青少年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大量的家庭作业,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大大减少,体育课成为了唯一能促使学生参与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的场所。通过SOFIT工具对上海市黄浦区5所小学的217节体育课的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偏低,能够达到50%以上时间进行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课时比率非常少。教师用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的时间过多,且对促进学生进行MVPA的语言干预不够,这些均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身体活动水平。建议除对学生的活动时间高度重视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内身体活动强度;体育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注重开发优质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943.
《体育与科学》2020,(1):58-63
武术常言"技近乎道",而达到这一境界的过程则是"由技及道"。通过梅洛-庞蒂身体图式的概念阐释武术中的身体主体,并对"由技及道"进行身体现象学考察可知,身体图式的统觉性和拓延性使武者整合感官的统一性,形成身体的时空感,实现身心合一、身物合一,使行为具有了"我能"的身体意向性,由此身体能够不经过分析演算的逻辑过程便自动"知道"如何在复杂的情景内完成身体动作,呈现为武术技艺的进道之状态。身体图式的交织互逆性使武者的身体与万物互感互通,彻底消解了主客二分性而由技艺之道臻至天人合一之道。由此武者不仅通过身体图式使不可见的玄妙的"道"成为身体主体自动化之的过程,并且通过身体图式的交织互逆性使"道"成为了身体主体的现身情态,技艺与道通过身体主体真正被弥纶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944.
身体活动不足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重要原因,如何多方位监督、监测并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青少年、家长、中小学特级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对访谈文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包含34个概念、13个子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青少年身体活动"家校社三不脱离模型",继而基于理论模型设计出包含180个题项的初始量表。经过信度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最终验证研制出包括4个分量表12个维度94个题项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因素量表。  相似文献   
945.
《体育与科学》2020,(5):24-28
体育人类学在中国发展已逾30年,自2017年成立专业学术组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高质量研究队伍,产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开始受到国内外人类学者的高度关注。为了回顾当前体育人类学研究状况、理论方法、学科建设及展望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等,组织了本次国内体育人类学者的4人访谈。学者们认为,体育人类学应在遵循人类学的方法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学的特色,进一步开拓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拓展研究对象范围,加强田野作业能力,并融入中国实践展开民族志书写。  相似文献   
946.
运用中国知网(CNKI)检索库进行检索,共查找到期刊文献115篇,其中国内期刊65篇,硕士论文31篇。通过Cite Space和中国知网(CNKI)文献分析功能,对国内身体功能训练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研究机构多,文献期刊发表数量较少,核心期刊占比较少,论文质量与数量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热点以身体功能训练为主,并突显了“功能训练”“训练”和“体育工作者”等关键词,作者合作比较少,仅形成数个微小的作者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94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背景、现状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明确身体功能训练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区分现代身体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能以及力量训练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望未来身体功能训练的发展。结论:身体功能训练是一项新兴的训练方法,通过实际应用得出,身体功能训练不仅对伤病的损伤与预防有一定的作用,还对提升运动能力相比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更加的全面与科学。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普及与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我国运动队综合成绩的提高,也符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948.
大侠 《网球天地》2020,(3):105-109
实心球训练可以提高力量和旋转利用实心球,结合挥拍动作进行训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对自己的力量缺乏信心,一定要试试看。实心球有1公斤、3公斤、5公斤等不同重量可选,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负重过大腰部感到疼痛,可以用平衡球来代替。训练的目的是在挥拍过程中增加肌肉的负荷,—定要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负重。  相似文献   
949.
冯丽云 《体育风尚》2020,(1):226-2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推进了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发展进步。在目前实际生活中,通过多种运动方式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提升身体机能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而针对儿童少年开展相应的健康运动,对于促进儿童身体发展,提高抵抗力,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快乐体操的提出,对于促进儿童少年身体发育,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快乐体操发展现状,相应探讨了快乐体操对于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推动快乐体操普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0.
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最初来源于康复治疗领域,属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范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的一些康复治疗专家发现呼吸训练对维持人体躯干肌群力量和身体平衡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便把有关呼吸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的手段逐渐推广到了体育运动领域。随着身体功能性训练的不断发展,如今核心训练作为身体功能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诸多学者所追捧,然而作为核心训练的关键环节呼吸训练却少有学者研究。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呼吸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在进行核心训练同时配合相应呼吸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脊柱的稳定及运动能力也会大大增强。通过概述呼吸训练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丰富身体功能训练理论及运动训练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