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教育   22976篇
科学研究   1096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657篇
综合类   951篇
文化理论   138篇
信息传播   228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969篇
  2013年   1456篇
  2012年   1715篇
  2011年   2033篇
  2010年   1877篇
  2009年   1970篇
  2008年   2313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410篇
  2005年   1356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144篇
  2002年   1117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61.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对“体”“用”范畴从体用一源、即体即用、体用无定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道道之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观点,说明了其在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以及实践论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2.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的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  相似文献   
263.
“创意”这个词的含义是“具有创造性的意念(观念)”。在我的语文教改探索中,“创意”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创新意念。包括教与学创新的意向、意愿、意趣、意识、理念,主要是指师生不断尝试有新意的、有创造性、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的动机和动力。二是创新意境。指由富含创新价值的学习材料、意蕴生动的思维场景、优美动人的教学情调等组成的教学生态,不仅指教与学创新的氛围、环境,而且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活动,特别是指教与学创新能力生长、师生互促共创的过程。三是创新意味。指教师和学生对专题创新教学活动的评价、反省、…  相似文献   
264.
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其中,尤其是从规范性会计目标中衍生出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众多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据我国目前的不完善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这一国情,现阶段应采用受托责任观。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使决策有用观成为今后必然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65.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目标群体态度、价值观念与执行路线的新转向源于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亚裔与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其转向背后反映"个体平等"与"差异公平"理念的同时,体现了利益群体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向的当口,借鉴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转向呈现的经验与教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多样性治理模式,对有效优化教育公平结构和构筑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66.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应让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使之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67.
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日道德观非常相似,都重名异誉为耻,但其行为方式的体现却有所不同,中国人表现为一种自律性,而日本却倾向于他律性。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现趋势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68.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9.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知识观发生了改变 ,这势必会引起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进行新的定位。营造尊重、平等、信任的对话氛围 ,使教学呈现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 ,注重师生互动与合作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色彩 ,是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70.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需要。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离不开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学校、社会乃至家庭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机和场所。如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自己一天的生活,回忆一天中听到些什么,说过什么,在听、说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在教学第七册语文《购书谈体会》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我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的演员,进行对话。在对话时,学生不知说什么,怎么说,即使说出来,也有明显的做作的感觉。针对此问题,下课后,我号召同学们亲自去书店购书,购书时观察书店的环境、售货员的所作所为,观察他们是如何接待顾客的,然后同学之间谈体会,最后在课堂上又进行了一次围绕购书展开的话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