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2篇
教育   43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侯郅玥 《文教资料》2014,(28):13-14
作为余华上世纪90年代创作风格改变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大量吸收西方古典音乐、小说中的重复叙事手法,以简约的叙述形式对底层人民生活进行勾勒描绘,以“以轻写重”的方式表现生命存在的严肃命题。  相似文献   
32.
冥婚是旧时一种荒谬的婚姻形式,又称阴魂、殇婚、死婚、配干丧、鬼配亲,它是婚俗与丧俗融合而成的婚姻。在文学作品中,以冥婚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品中,作家通过它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从古代作品中象征女性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到二十世纪初期,作家利用其表现反封建的主题,再到当下许多作品表现的对人性的关怀并从更广阔的文化立场出发对现代人的心灵体验进行拷问以及先锋作家的一种叙述策略,冥婚背后的意义不断变化。通过对这一题材的解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思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现代人的精神失落。  相似文献   
33.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当代小说中,余华可以说是为数很少的一个写苦难主题的作家,死亡、杀戮、苦难等是他小说永恒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也都逃不掉死亡的宿命,但是在这苦难的外衣下,却闪烁着无法隐藏的人性光辉。本文将从余华的小说出发,去寻找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莫言与余华小说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因素的细致分析,阐述了作者在阅读两位作家的作品时,所产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进一步指明二者作品存在的不同之处与引人之处。  相似文献   
36.
王迅 《出版广角》2014,(2):44-45
正因为商业化的出版行为无疑会影响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走向,所创作的作品其艺术原创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作家的写作能力会不断退化,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2005年,余华的《兄弟》创下了文学图书市场销量之最,而时隔七年之后,余华试图以新长篇《第七天》刷新这个由《兄弟》创下的销售纪录,再次让文坛为之讶然。而这部让读者期待的作品究竟写得如何,小说内容和艺术质量与出版方的宣传是否相符,这可能是很多读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从阅读期待、图书包  相似文献   
37.
姚瑶 《科教文汇》2012,(28):70-70
余华在《活着》里通过一次又一次对死亡的描述,突出了“活着”的艰难,也表达出了他对“活着”的理解。本文通过品读《活着》,试图探析余华创作从“先锋”走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8.
余华的写作过程及其转型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先锋派文学的走势,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思索、改进的过程。而这个转变的原因既有作家自身的不断调整修正,也有读者反应批评的约束作用,更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功能之作用。  相似文献   
39.
余华在《活着》中用平静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富贵的坎坷人生故事,从叙事内容到作品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坚强而又孤独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目的的全新认识、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等方面。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一种积极面对生存,沉着应付苦难,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从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探寻与超越。  相似文献   
40.
文章通过对余华后期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归类与分析,探讨其后期作品中人物主体性凸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