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孙了红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杰出的反侦探小说作家。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道德标准融入到小说之中,并综合了武侠和言情的因素,体现出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说书人”的传统,在故事安排上也依照国人的阅读习惯。他深化了小说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社会视野,在心理分析和人性挖掘上也颇有深度。他不仅使其小说具有硬汉派侦探小说英武、灵动的风格,而且还将电影及其表现技巧等现代元素纳入其中,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本土与现代的融合,使中国侦探小说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62.
《中华家教》2013,(Z1):64
当你坐在电视前看白岩松一脸忧国忧民的严肃样子侃侃而谈时,一定想不到,小时候,白岩松是一个多么淘气的孩子。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名嘴曾这样说:"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  相似文献   
163.
许欢 《出版科学》2013,21(4):106-110
侦探小说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论文通过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颇有影响的中国本土侦探小说《霍桑探案》系列的创作与出版历程,总结其特色与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4.
十三岁     
很多人认为十六岁是花季,可我觉得十六岁太过成熟了,我管它叫"果季",而十三岁才是真正的梦幻般的花季。十三岁,多么奇妙的年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青春的门槛,而另一只脚还沉浸在童年的梦中不肯出来。十三岁的我们,虽然稚气未脱,但又略显老练。十三岁的我,可以为一句玩笑话绕操场跑三圈,  相似文献   
165.
郑兴  郭冲 《教育》2012,(26):37
绿树成荫,垂柳掩映,在北京科学院南路的一座美丽红楼里,住着当代著名数学家、法国归侨吴文俊。走进红楼,吴文俊夫妇已经面带微笑等待许久了。客厅活泼的红沙发、阳台慵懒的躺椅、书房整面的书柜——吴老的家中布置简单、整洁。客厅显眼处摆放着他和老伴亲密的合影,两位银  相似文献   
166.
扑朔迷离     
同学们在阅读课外书,尤其是看侦探小说时,经常会看到“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比如:“案情扑朔迷离,侦破工作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联系上下文,我们不难明白,“扑朔迷离”在这里是指案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的意思。这样理解,整体上当然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7.
霹雳天使     
小桃是班里有名的“女中豪杰”,像男孩子一样爱打抱不平,可也总是粗心大意。最近迷上了美国电影《霹雳天使》里三位武功盖世、机智过人的女侠,于是又把男孩子爱看的武侠、侦探小说拿来,整天捧着;俨然一副“高人”的样子,可是学习成绩却下降了许多。  相似文献   
168.
在晚清的文学翻译中,尤其以侦探小说翻译数量最为众多,最受大众欢迎,影响最为深远。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晚清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根据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当时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兴起的缘由。本文旨在指出此次侦探小说翻译热潮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文学传统背景。  相似文献   
169.
"无畏号"小汽艇在风暴中东摇西晃,颠簸前行。风暴暂息时,一号甲板上传来一声枪响。犯罪学家福德尼教授扔下那本他一直未能读进去的侦探小说,一个箭步就冲上了升降口扶梯。在扶梯尽头拐弯处,他看  相似文献   
170.
看《钟山》     
本期最令人期待的作品是王安忆的新长篇《启蒙时代》(《收获》)。小说有勾勒一个时代的宏大企图,可是作家理论阐述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感性描写。与2005年的《遍地枭雄》一样,小说缺乏叙述动力和情感动力,读来令人气闷,显得气象袁微,看来作家几年前遇到的"瓶颈问题"益发严重。其他的几部长篇也令人失望,格非的《山河入梦》(《作家·长篇》)无论是写现实还是写寓言都不深入;邱华栋的《骑飞鱼的人》不管是于历史还是于想象都未翻出新意;李玉文的《河父海母》(《十月·长篇》)在魔幻和现实之间皆不落实,朱辉的《天知道》(《钟山》)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间两头不靠,海南的《最漫长的煎熬—南诏大理国秘史》(《大家》)更在"秘史"和旅游指南之间不知所云。中短篇中,罗伟章的《最后一课》(《当代》)和王立纯的《弥天大谎》(《十月》)写底层的现实问题,前者催人泪下,后者鲜活生动,可惜文学表现力性稍嫌不足。倒是阿宁的《白对联》(《当代》)可算当代的"官场现形记",对世道人心的把握精确到位,属"世情小说"中的佳作。此外,阿来《马车夫·喇叭》(《上海文学》)和冉冉的《八月蔚蓝》(《山花》)含蓄紧致,值得推荐,可惜在整体作品中数量太少,显得单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