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智慧金块     
方丈门前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着禅房的门,有一块青石突兀地高出地面一寸有余。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前来领教的僧人或前来探访的施主,被这块突兀的青石绊个趔趄甚至绊个筋斗,摔伤胳膊腿儿、磕掉门牙的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2.
品读僧人诗     
僧人因独特的修行而具有别样的心境,往往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感受生活和审视世界,其心中志趣结晶成诗,便奇妙无比。读诗,不可不读僧人诗。笔者在此选评几首,与各位朋友共赏。  相似文献   
13.
李富厚 《北京档案》2011,(10):53-54
古刹及传说和平寺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早年,和平寺西侧缓坡上砖塔众多,有六座不同朝代的塔尤显壮观。其中一座塔高约十几层,塔身上半部有彩绘佛像,塔檐形同莲花瓣,民间称其为花塔。花塔庙、花塔村和花塔山皆因花塔而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僧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成立救亡组织,参加武装斗争,保护抗日干部,购买救国公债,并为抗日武装提供食宿,传递情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国宗教界抗战的旗帜。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们仍可从中获得一些颇为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韩愈排佛,主要是利用《春秋公羊传》中的"华夷之辨"理论在佛教的宗教层面上反对佛教,很少涉及到佛教的义学即心、性等理论方面。韩愈与僧人交往并作序、赋、诗相赠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作为中唐时代排佛最猛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韩愈排佛却在生活层面上与僧人交往的这种矛盾性是在佛教从宗教和哲学两个层面上影响传统中国的背景下,伴随着佛教本土化和华夏文明逐步容纳吸收佛教的进程中展开的。韩愈作为这个进程中感受冲击剧烈,表现也极为活跃的宋代理学兴起之前的儒家知识分子,所引起的争议也就更多。  相似文献   
16.
元代入居内地的藏族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来到祖国内地,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吐蕃地区的藏族人。论文概括地叙述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总体状况,从萨迦派的僧人,噶玛噶举派的僧人和世俗官三个方面对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典型人物作了微观考察,并总结出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僧人本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但是我们从《全唐诗》中却能看到很多僧人关于科举的诗篇,这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唐诗中僧人与科举有关的诗篇入手,分析了唐代僧人与科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表达诗学现念的基本手段,选诗和理论阐述互为表里,共同建构起唐五代诗格的体系架构,僧人诗格也是如此.通过对选诗时段、所设门目、典范诗人的统计分析可知,僧人诗格在个性差异之外,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类别共性.这既为解读唐五代诗格开启了方便之门,也为彼此的理论互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呈现出多层面性。从翻译主体来看,译经者主要是外来僧人或者久住中国的外籍后裔,汉地僧人或居士参加很少,且多从事辅助工作,翻译往往全凭口授;从翻译行为来看,这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从翻译方法来看,汉末基本采用直译法而偏于“质”,三国时期,基本采用删繁就简、尽量适应当地文化的意译而偏于“文”,西晋时期再予纠正而采用直译,译文偏于更高层次的“质”;从译文受到目的语的影响来看,佛经翻译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从译经者的素质来看,他们都是从事佛教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译文能最大限度地传译原作的思想;随着译经的不断发展,经师们开始对已有的翻译文本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或“重译”(“校译”)或会译或注译。总的看来,早期的佛经翻译尽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却为以后的佛教翻译在理论上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最深的伤害     
郭龙 《小读者》2012,(12):17-17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僧人,年轻人对僧人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道:"不就是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