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15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22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正>"十一五"我国报业进入战略转型期2006年,我国先后公布了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三个重要的国家规划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其中文化发展纲要强调"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些表明国家已经将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多元内容出版和传播作为我国传统出版业态向现代出版业态转变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当前阅读推广发展模式的问题,基于全媒体时代特点提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并探讨了阅读推广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4.
顾如荣 《新闻战线》2023,(11):69-71
做好全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又沉下心、俯下身,做到嘴勤、脑勤、手勤、脚勤;要突破常规、创新思维,跳出共性抓个性,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使重大主题报道既引领舆论又新鲜好看。  相似文献   
65.
任鹏 《新闻战线》2023,(7):62-64
农村大众报发挥传统优势,深耕“三农”领域,积极拓展新赛道,以“打造面向全省的最强涉农融媒体”为目标,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媒体平台,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持续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融媒+‘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66.
马正华 《新闻战线》2023,(17):24-26
深入挖掘内容生产优势,探索全新传播规律,在守正创新中牢牢把握话语权,是主流媒体职责所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聚焦全媒体传播、立足用户思维,创新传播手段、发挥资政功能,着力提升理论宣传质效、做强重大主题宣传、提升城市软实力、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以积极的姿态挺进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7.
以近5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为依据,分析近5年国民阅读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并从政府层面、图书馆层面、社会力量层面探讨了全媒体时代我国国民阅读推广的提升路径,以期为国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8.
丁文姚 《图书馆》2023,(3):33-40
以虚拟知识贡献的知识社区为媒介,知识贡献者对于推动知识创造与传播不可或缺,提高知识贡献群体的数字素养能力对促进知识交流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全媒体视域分析主体全员化、技术全息化、过程全程化、内容全效化特征,并结合数字智能联盟发布的《2019年DQ全球标准报告——数字素养、技能和准备的通用框架》,综合横向领域和纵向层次探讨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贡献者数字素养能力的概念,构建数字素养能力理论框架。研究旨在丰富知识贡献主体数字素养能力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9.
林青松 《中国出版》2023,(13):25-27
全媒体出版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发生重大变化。编辑作为图书产品的策划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对其能力要求不再局限于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较强的文字加工能力和图书感知与把握能力。只有顺应全媒体出版时代新要求,在巩固并提升原有编辑力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提升敏锐的新媒体感知力、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网络影响力,才能让图书这一特殊的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期重点部署未来电视发展,是响应党中央部署、顺应新技术发展,谋划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未来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多年来在新技术背景下传统视听媒体的探索实践,概括出所经历的“一条主线、四个阶段”,即媒体融合的主线和数字化、智慧化、全媒体、未来电视四个发展阶段,指出影响当前未来电视发展的技术发展、受众偏好和体制机制三大重要因素,未来电视发展的“三不”方向: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中生有,“三跨”特征:跨媒体叙事、跨平台传播和受众跨界广泛参与。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电视发展必须从我国国情、媒体业实践出发,坚持“三统一”,即坚持政治逻辑、尊重市场逻辑、紧扣技术逻辑三者有机的统一协调,实现发展和安全并重、活力和秩序并存、监管和繁荣并行、提正和减负并立的未来电视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