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科学生活》2014,(7):54-56
我国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和四川乐山等地都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那里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3位以上。关于长寿之乡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过。外国同样有不少城市堪称长寿之乡,科学家们同样不遗余力地研究他们的长寿之道以及研究其他影响人们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2.
刘长江 《兰台世界》2012,(16):35-36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下诸多食客共同编撰而成,涵盖了社会、军事、政治、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先秦时期一部传世巨著。而在养生之道上,《吕氏春秋》也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书中强调精神与心态的健康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提出对于物欲要进行适度的克制,同时提倡运  相似文献   
173.
最读者     
《健身科学》2013,(6):4-5
1.最有"功力"的读者:袁希栋来自佳木斯的袁老先生今年已经77岁了,作为我们的老读者、老朋友,最近他在来信中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倒立养生功"。20年前,还没退休的袁先生得了中度脑动脉硬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接触三角倒立(投手侧立),初练时他感觉有些吃力,前几个月只能坚持2分钟,不过他还是坚持下来,结果身体越来越好。三年之后不仅原来的疾病基本痊愈了,发质、视力、体重都比原来有了很大改善,就连老年斑都没了不少。练了20年"倒立养生  相似文献   
174.
温伊 《今日科苑》2013,(12):102-106
核心提示在常人眼里,他的生活并不健康:爱吃汉堡可乐,常年承受高强度工作。但看不出任何他被工作摧残的迹象,相反他总是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原来他自有养生之道!巴菲特投资很成功,从100美元起家,2007年成为身家620亿美元的世界首富。2010年8月30日是巴菲特80岁大寿,他不但不言退休,还打算工作到100岁。  相似文献   
175.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楹联艺术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佳对妙联,这些谈论养生与长寿的名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人们养生益寿的良方。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为自己题写一副自勉联是:"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也是一种乐趣,读书是大脑的有益运动。常  相似文献   
176.
过完21世纪的第一个元宵节,陈立夫走了,他的人生客旅从此画下句号.1999年9月,门生故旧及家人为他百龄高寿举行盛大庆祝,贺客盈门,冠盖云集,每个人都衷心向他请教:"您是如何活到一百岁的?"关于这点,陈立夫预先编好一本小册,题目就叫<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内容详述他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及养生之道.现代人文明病多,医师总苦口婆心呼吁多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这已经让许多"大忙人"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77.
《老年教育》2007,(12):57
谈起养生之道,历代著名医学家无不重视大便的通畅。汉代著名养生家王充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保持大便通畅而无积滞,有益于健康长寿。元代朱丹溪受王充的启示,提倡“倒仓法”以祛病延年,即通畅大便以及时排出肠胃的残渣,从而减少疾病,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78.
普权 《老年教育》2007,(4):54-54
谢晋拍了半个世纪的电影,并开创了以自己命名的电影时代,在中国内地电影史中,他是第三代电影导演中无可争议的佼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9.
道教人生论     
本文对道教的人生观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指出道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集中反映在生死、飘逸、享乐、自由的人生理想中,分析说明了道教的养生之道;并认为道教是人生悲苦时的心理补偿,是人生欢愉的精种需要,是人生不得意时的“隐循之所”.道教是作为儒学的辅翼而不是对立面出现于世的.  相似文献   
180.
柳叶 《今日科苑》2006,(11):51-52
邓老,这位红军的儿子,他几乎没有向我提及他的父母亲。他淡淡地说,我是红军长征前夕出生的,在我出生的3天后,母亲就把我送到了一位从闽西到会昌谋生的贫苦人家,母亲在10天以后就牺牲了。而我的父亲,邓老说,大家都认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