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5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结合当前不锈钢生产及销售情况,对不锈钢及不锈钢复合板的冷轧生产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对冷轧工艺的发展分析,简要介绍当前先进的不锈钢冷轧技术以及不锈钢冷轧设备。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冷轧酸洗线酸浓度在线测量系统,给出了该系统详细的软硬件结构。基于游离酸浓度和亚铁离子浓度,建立了冷轧酸洗线酸浓度数学模型,并融合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对该数学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和优化,给出了酸浓度预测值。最后通过与实验室酸浓度检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具有变量可测、模型可控及实时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
文章主要探讨了超声波、涡流、渗透三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轧辊检测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没有通过无损检测的轧辊,由于在磨削时不知道轧辊本身是否存在裂纹、软点等缺陷,不能有效的去除轧辊内部缺陷,上机后极易造成轧辊下机事故.通过检测后的轧辊下机事故率明显降低,因轧辊本身带有缺陷造成的事故为零.  相似文献   
64.
根据薄板轧制中出现的大变形、大位移兼有弹性变形的特点,选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该过程进行分析,建立薄板冷轧的有限元模型,并在LS—DYNA软件平台上进行有限元分析求解,对轧制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轧制过程的应力、应变模型.由轧制过程的模拟仿真结果分析,可获得最优的轧制条件,从而更精确的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采用50kg真空感应电炉冶炼4炉不同成分的试验钢,然后对试验钢锭进行锻造和预备热处理,并对经过调质处理的锻件进行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检验、以及顶端淬火淬透性试验;通过对比分析,选用综合性能较好的低N材质试验钢开展淬火试验,经过分析淬火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优化出最佳淬火温度,为研制8Cr4MoV低合金锻造超深淬硬层冷轧工作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6.
根据SPCC 0.55mm冷轧样再结晶温度区间设计了6种罩式退火工艺,并对6种工艺下退火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测定了6种退火工艺及包钢退火工艺下成品板的r值、△r值等力学性能,发现第一个台阶温度575℃时r值最高,达到1.7左右,△r值最小,达到0.08左右,并且这个温度正是冷轧织构刚刚完全转变为再结晶织构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双台阶退火工艺中第一台阶的保温温度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67.
对CSP试验冷轧钢板使用EBSD分析退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再结晶温度的区间为530 ~575℃,再结晶过程一些具有小角度晶界的晶粒优先转变合并成新的晶粒.  相似文献   
68.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生产中的实践和经验,介绍了现阶段冷轧生产线上生产时张力控制系统,对张力控制的原因和措施等一些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9.
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作为冷轧钢板加工过程中的最重要技术控制参数之一,它主要影响着钢扳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因数、储油条件及钢板冲压时的成形性能、耐腐蚀性、变性行为、以及钢板表面的反射性和着色性等性能,而对这些性能的影响最终又会归结到钢板的实际使用性能。因此,如何更好地测量这一技术参数在冷轧钢板实际加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就是从这一问题出发来研究探讨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技术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7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对钢材具备性能上的要求,还具有外观和质感上的要求,这就对轧钢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轧钢是通过对钢材施加压力进行加工以得到需要的形状,包括热轧和冷轧。在冷轧工艺中有许多需要值得注意的要点,也是关系到轧钢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整个轧钢工艺的全过程来探讨冷轧轧钢工艺的相关要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