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2篇
教育   264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393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互对照比勘,或者利用其他古文字材料来对读古籍,是古籍整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既可以用出土材料考证传世材料,又可以用传世材料解读出土材料,两者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92.
在最近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温查文化遗址一次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一座可追溯(sù)到至少7500年前的史前城市。从出土的一些小型塑像来看,当时的女性就已十分注重穿着打扮,也就是说5~6千年前的  相似文献   
93.
出土战国文献中助词“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助词“之”,可用于定中之间、状中之间、中补之间、主谓之间以及主语与介宾之间,其基本功用是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标志。  相似文献   
94.
出土战国文献中出现疑问代词“何”的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郭店楚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银雀山汉简中的《孙膑兵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出土文献中疑问代词“何”的数量与频率、询问功能与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95.
周伟  杨弋 《文教资料》2008,(5):72-73
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西夏三号陵园的考古清理与保护规划,经过一年多对该陵园地面建筑遗址全方位、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装饰构件,如迦陵嫔伽、套兽、鸱吻、塔刹、瓦当、滴水等[1],其中,仅瓦当就数以千计.这些瓦当多为泥质灰陶,也有少量的红陶和绿釉质地.圆形当面正中模印兽面纹或花卉纹.当面外缘均饰联珠纹.笔者认为,西夏三号陵园出土的这批瓦当,虽是历代极为普通的建筑材料.但对文献资料匮乏的西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6.
<管子>有多种有关黄金货币的概念,足以表明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把黄金当成货币;在"三币"中的黄金货币可能是本位币;拜金思潮的出现,也足以反映黄金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而许多爯金、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实物的出土,既可以认为它们是一种初级铸币,又证明黄金在当时是称量货币.  相似文献   
97.
"仁"词考辨     
本文采取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证之以前人注疏和文字构形规律,揭示了"仁"字与"仁"词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孔子"仁"的思想来源于前人,其"述而不作"符合实际情况,于中国思想史研究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98.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乡的古墓群出土了竹简<先令券书>,反映了汉代的遗嘱公证、财产继承、土地买卖等史实,表现了王莽摄政前夕,西汉和平安定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99.
《宜宾学院学报》2017,(5):107-114
马王堆医书、武威医简等出土医籍均是口语性较强的文献,能真实反映汉语早期语言的面貌。其频度副词主要有"有(又)""复""反复""数""娄(屡)""再""再三""更""多""亟""每""絫(累)""亦"13个,基本承袭先秦汉语。其中,"又""屡""反复""再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其余或消亡或被同义的新兴副词所取代。频度副词"复"经历了由不分已然、未然到主要表示未然的过程。频度副词"有(又)"经历了由已然态到表未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
在古献中,“天田”一词歧义有三.作为边塞侦迹设施的“塞天田”为其一;近世随着西北地区大批汉简的出土。为我们揭开“塞天田”的神密面纱,提供了较丰富的新资料;汉“塞天田”与汉长城相伴。既有其源流。又有其形制与效用;汉代边塞对它非常重视,并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管理体制。成为汉代边塞防御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