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科普杂志,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292/G3,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3573,邮发代号:82-592。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量大(关注国内外科教领域焦点和前沿科学),深入报道广大尊重科学、应用科学、传播科学的人士  相似文献   
12.
无中生有     
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容若先生的大作:《也谈孙中山之五大罪——评袁伟时关于护法的“翻案”章》(《明报月刊》2001年10月号;以下凡引用该,不再注明出处)后,感触良多。此不仅涉及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值得重视的是它表明一种曾经为祸多年的化现象尚未消失。  相似文献   
14.
如今学术界尤其是弄文史的要讲究学术规范了。例如过去有些人引用文献不注出处,承用人家的说法不提其姓名、书名或论文题目,这都被公认为不规范,不纠正不行了。  但我还发现一个更为常见的不规范做法,即一篇学术论文写得像书的某章某节那样,只就题目作平铺直叙地讲说,而不交代清楚:(1) 此题目没有人做过,我现在做了是填补空白;(2) 或是此题目某某人做了,但有错误,我现在是来纠错并提出正确的东西。其结果是使读者不知道这篇论文里哪些真是署名作者自己的东西,哪些只是别人前人的东西,甚至全部是因袭人家的,当然也许真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之友》2014,(5):38-39
“黄袍”为何最尊贵 “黄袍”往往被看做古代帝王的服色,其实.在唐宋之前,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西周、东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更是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6.
敬告读者     
《高中生》2014,(36)
正欢迎转载本刊所发文章,但须通知本刊并注明转自本刊,转载后请寄样刊并支付稿酬。作者来稿(含图片)文责自负,凡因原稿引起的侵权纠纷,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与教学同步的稿件,请提前3个月寄到。作者来稿请附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和E-mail邮址。欢迎荐稿,荐稿有酬。凡未收到本刊所转载文章和图片稿酬的作者,请速与本刊联系,注明其原始出处及本刊转载的期  相似文献   
17.
李占江 《青年记者》2010,(11):42-42
大众日报的每个年轻记者都是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每个人都很出色。获得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我第一感觉是很有压力,因为觉得自己的作品离这个奖项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8.
于海滨  翟勇 《兰台世界》2015,(9):143-144
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并称为"俞龙戚虎"是学术界众所周知之事。但是"俞龙戚虎"一词最早出现于哪部文献,今天尚不得而知。据笔者小考,最早文献记载应在明万历末年《闽海赠言》。  相似文献   
19.
李挺 《收藏》2012,(17):155
"富春江上神仙侣"是传诵一时的赞美郁达夫和王映霞爱情的诗句,对其出处,很多人认为是出自诗人柳亚子之口。我在编辑上海陈子善先生来稿《郁达夫致王映霞的一通情书》时想起这句话,遂加在文章开头,想当然地认为是柳亚子所说。待2012年8期杂志刊出手札专题后,陈子善先生打来电话指出"富春江上神仙侣"此句并非出自柳亚子之口,而是出于郁达夫友人易君左笔下。后查阅资料了解到,1938年7月中旬,郁达夫、王映霞因避战乱,寄寓在湖南常德的汉寿,时任长沙《国民日报》主笔的易君  相似文献   
20.
在中日两国人民漫长的文化交流中,日本人不仅借用中国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而且还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其中包括不少汉语成语谚语。但这些成语谚语在日语里并不是以汉字形式出现,而是被日本人译成了日语,以日语的形式表达。本文就这一类成语谚语的出处和喻义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