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个人收入差距的性质是人们基于一定标准,对客观存在的个人收入差距是否正常合理所做的一种判断.在判断我国收入差距性质时需注意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收入差距的实证判断与价值判断关系、收入分配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公关系、判断收入差距性质的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2.
分配不公、蔑视以及断裂的关系代表了教育排斥的三种不正义形式,每一种不正义的形式都使被排斥者经历着不公正的道德体验。分配不公使被排斥者应得的教育权利遭到剥夺;羞辱和蔑视通过将被排斥者看做无足轻重的存在而构成对自我尊严的践踏;而断裂的关系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个体被边缘化的命运。任何一种体验都绝非人生经历中转瞬即逝的和容易淡忘的一时感受,相反这些不公正体验总是超越经历的直接性,不断地对个体肯定的自我关系和生命感受产生持续的破坏。  相似文献   
43.
所谓教育公平.在我国普遍认为是指下列三方面的内容:即(1)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2)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均等。(3)结果均等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因而受到2005年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和政协会的普遍关注,以至成为“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学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因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44.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富人逃税漏税、垄断行业暴利等等,成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点。  相似文献   
45.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要讲述"收入与分配",如何让这部分内容讲得既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不落俗套,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引入西方经典经济学家的曲线分析法,使中学知识与大学经济学理论相涵接,延伸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洛伦兹曲线与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如何展  相似文献   
46.
30多年前,小平同志的一句经典表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中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石。自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开始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直接诉求。现在看来,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但先富带动后富的景象却并没有如之前预想的那般顺利。中国30多年  相似文献   
47.
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历史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滞后的一面,当下工资制度的改革,更应该注重劳动者的保护,体现公平和人性化的一面,防止出现新的分配不公现象。  相似文献   
48.
国外绿色GDP研究 (一)专家与学者对绿色GDP理论的探讨。 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和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如财富分配不公,失业率、犯罪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加明晰地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如医疗支出等社会成本,不能算作是对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49.
利益格局失衡,收入分配秩序失范,导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这种背景构成了我国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刻根源。因此,合理分配财富已刻不容缓,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0.
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高技术产业全方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新旧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区域矛盾,人口、就业、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在这个关键阶段实践科学发展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和多层次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