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刘震云早期的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列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文学”皆可。作品体现出一种“消解英雄”的英雄情结。作品中的人物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往往以柔性和韧性突围。作者擅长运用古今交融的手法演绎现代生活,体现根植人心的官本位文化。刘震云早期的小说创作受到其审美心理定势的制约,体现出作品内涵和风格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2.
2009年8月,豆瓣网上名为恨腰封的小组因著名博主王小峰的同名博文而迅速蹿红,成员激增,爱书之人纷纷表达对图书腰封的浮夸宣传、虚假广告的不满,更有网友直言:印上名人推荐或者  相似文献   
103.
赶在首映日去看电影《一九四二》,遭遇没完没了的笑场,差一点要起立责问年轻人,你们在笑什么?影片一开腔,就是刘震云的河南话,方言刚入耳的当口也许会让人觉得可乐,可是,当刘震云告诉我们1942年300余万河南难民死于逃荒路上,你们还笑,笑什么?牧师小文用一口河南话布道,乍一听也许可笑,可是魏东家死于逃荒路上,任凭小文怎么祷告怎么摩挲,就是闭不上眼。这里头尽是辛酸啊,你们还笑,笑什么?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电影《一九四二》的上映,该片的编剧刘震云太忙了,太火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两度来到浙江杭州:一是和《一九四二》的主创人员一起在杭州举办观众  相似文献   
105.
春水 《同学少年》2013,(1):48-49
刘震云,生于1958年,河南省延津县人,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代表作有《单位》《官场》《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等,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作家王蒙有个极生动的表述: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一类是"吃饱了"生出来的问题。当然,这里说"吃不饱"的问题,是指所有的生存问题,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问题;而那种真正难以果腹的滋味,生理上极度的饥饿,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  相似文献   
106.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吃素的小鸭:警方的刑侦技术不容小觑,警务管理仍待加强。@孟少:周克华事件已经结束,希望受害者的伤痛也能早日平复。  相似文献   
107.
王勇 《知识窗》2013,(2):30-30
1993年,冯小刚初生牛犊、意气风发.和王朔一起开了好梦公司.“磨刀霍霍”准备在影视圈大干一场。在王朔的牵线搭桥下.他认识了刘震云.王朔还向他推荐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那时的冯小刚还没拍过一部电影.有一次他刚好和刘震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趁着会议间隙他问刘震云:“如果你信任我.  相似文献   
108.
看崔永元和刘震云的对话实录,有一段话很受震动(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崔永元:我们怎么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存在呢?刘震云:比如讲我们上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关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知识分子在把持着。我曾经在我的母校就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们通过传授标准答案的方式,把一百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有些国度,他们却  相似文献   
109.
1994年,我幸运地上了大学。我是中师保送生,通过层层选拔,非常不容易地赢得0.5%的指标。所以,我对大学生活格外向往,倍加珍惜。我来到位于河南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坐在课堂里,看到讲台上的老师我会非常激动,听课生怕漏掉一个字。尽管有些老师口音浓重,我听不大明白,但我会努力支起耳朵听,记笔记。不久,我发现,老师们的课与我的想象差别太大,教材要么太老,要么是老师自己编写的油印本,内容很难激起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多数老师是照本宣科,我对所学的教育管理专业课很快就失了  相似文献   
110.
李春平和刘震云都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作家,无论是在生活与写作的出走与回归方面,还是对于权力和乡土关系的探寻,二者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刘震云和李春平的创作机制与心理动机,挖掘在经历了经济转变和城市生活的洗礼之后,他们的本质诉说在哪里,创作之路究竟会走向何方,对于研究生长于农村、成就于城市的中国当代作家们具有切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