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新《纲要》在科学活动内容中指出:“为幼儿探索活动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教师运用说教的方式,全班孩子围着一个信息源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已不可行。新《纲要》确定了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分享快乐,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已成为当今科学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22.
《新教育(吉林)》2005,(3):53-54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是介于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与城市教育对接的过渡教育,隶属农村教育的范畴。我们研究这一课题就是寻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融合的适切性,为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融合奠定基础,为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3.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做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示范学校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并初步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和督促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24.
童话是放飞儿童心中七彩梦的最佳载体。文章指出让儿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喜欢童话到乐于写童话,老师肩负着把学生领进童话创作大门的重任.  相似文献   
25.
一、教师的“需要”及其特点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不断学习中,笔者体会到,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教职工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尤其青年教师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除有生活和一定物质需要外,其精神需要的内容非常丰富。就物质需要而言,有如下特点:大部分教师都希望工资待遇和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希望学校多发奖金福利。青年教师因参加工作不久,物质基础差,一般都希望在短期内提高工资,希望学校能分给较好的住房,为找理想的伴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6.
张国祥 《职业技术》2006,(12):205-205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这篇小说里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场景。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小说描写了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生活,选取的视角颇为独特,塑造了一群勤劳淳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27.
文章通过实例介绍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化枯燥为形象;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得自悟能力。  相似文献   
28.
现代教学理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实践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这也正是新形势下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结构造型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整个教育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问题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0.
周茜 《科教文汇》2010,(8):92-93
目前,中学生写作文不乏假话,说谎造假、装腔作势之语比比皆是,为文而造情,其情必伪。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作文中的连篇"假话",说"真话"、抒"真"情,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写真"的意义,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写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