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范杰 《甘肃教育》2014,(14):68-68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校园。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事与愿违。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一、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利"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相似文献   
22.
徐元 《考试周刊》2013,(91):188-18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施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做到扶利去弊,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考试周刊》2013,(A1):146-147
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特别是对动片更敏感,所以在进行中学化学教育时,采用幻灯、电影、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直观形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因此合理地使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手段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直观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24.
毛锦庚 《考试周刊》2008,(11):234-235
本文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的全新发展,讨论其存在的优越性,同时对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比较,充分肯定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高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利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教育部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英语分级模式利弊两方面的比较研究,旨在对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发展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教育因其所遇之变故而改革,以捄溢扶衰、创制垂统为鹄的。但改革绝非"改其道",而是"改其制",这一方面需要"立王正始",以明确政府职责,统一改革思想,激发群众力量,坚持不变原则,另一方面要求"存二王后",以整合殊异的精神资源,弥合历史的断裂,对治历史的惯性。此外还需遵循"天下非一"原则,谨敬谦让,缓缓图之,从实求知,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允许地方的合理要求,尊重人民的特殊需要。唯此,我国才能建立开放、连贯、合适、合理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7.
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手段,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讨论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有利于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8.
29.
周敏 《成才之路》2010,(30):88-8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网恋这种新的社会现象由此产生.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有很多人加入到网恋的行列,给其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从网恋对学生的利害关系出发.对网恋的弊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0.
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举制度的形成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是历史的进步。其初虽遭到贵族旧势力的反对,却因其具有旧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得以发展、巩固。它体现的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理念具有恒久的价值。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因时代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克服,尤其是明清统治者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使其丧失生机,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