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558篇
科学研究   159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2篇
综合类   164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调整并完善“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的重大举措,也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章基于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分析双循环格局下安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安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从双循环格局下安徽制造业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可知,制造业企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低、供应链协同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高素质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等问题,是制造业企业适应双循环格局、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阻碍。通过选取最佳的供应链管理模型、重视价值链的管理、重视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及强化人才队伍对制造业供应链的支撑作用等路径,可助力优化安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企业在双循环格局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2.
徐盈之  胡永舜 《软科学》2011,25(4):69-75
通过计算我国2007年制造业部门的碳排放量情况,对比了我国制造业部门各行业的直接碳排放及由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将由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直接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自给效应以及自溢效应。研究发现,在直接排放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类化石能源消耗较大产业的碳排放量最大,而由最终需求引致的总排放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类高技术产业的排放量最大;同时,分解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溢出效应最大,主要对象是能源产业以及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3.
孙晓华  郑辉 《科研管理》2012,33(2):79-87
通过产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方法的比较,选择投入产出法对产业研发活动的总受益者效应、总贡献者效应和产业间溢出效应加以度量,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系数和R&D经费支出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间的R&D溢出效应,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横向对比看,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间受益者效应较为明显,机械电子业对其他产业贡献较大;在时序特征上,各制造业间的溢出效应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具有一定稳定性。上述结论有望为政府优化科研经费投向,动态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合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两个领域的前沿理论,基于资源基础观,采用我国两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双案例研究,揭示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制造服务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价值主张、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与外部关系的重构,而内在动力是企业关键资源与能力的重新整合。第二,为实现服务化,企业内资源可以打破重组,以商业模式各要素为属性进行资源整合;制造企业原有的关键资源与能力是企业赖以转型的必要基础。第三,制造服务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不同服务化程度的企业,资源整合的重点及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5.
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市场行业集中度指标(CRn)与产业空间集聚指数(β),对中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2002-2007年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均隶属东部,中、两部则榜上无名,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2002-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均呈增长趋势,而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却呈下降趋势.按其增幅大小顺序依次为: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2007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球类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分别位居前三甲(β>0.1),其余4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也均大于0.05,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位于0.05及以下的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则为无,表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已非常显著.同时,就国内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与工业生产总值展开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工业总产值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环境污染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绿色发展背景下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定量分析其绿色转型的方向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在研究时期内呈上升趋势,制造业28个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效率最优。制造业在附加值提升方向上的转型升级潜力较大,不同行业的绿色转型方向和潜力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8.
首先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季节调整的原因、季节调整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状况进行了说明,引用国际上最新流行的X-12-ARIMA和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对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进行季节调整与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存在着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的时间序列是稳定向上的,且该时间序列的季节性波幅显示出与趋势成比例的特征。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在0.1%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稳定的季节性,但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年度间变动的季节性。交易日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不构成显著影响,而节假日因素(即春节)却是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的重要原因。体育用品制造业月度利润额的最终季节调整序列的最终趋势成分占据着重要地位,而X-12-ARIMA与TRMAO/SEATS两种程序调整所得的最终季节调整序列的显著性差异来自于最终季节成分和最终不规则成分。最后提出我国体育经济时间序列季节调整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9.
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特别是销售收入前8位企业的实证研究,阐述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进入、退出壁垒的结构现状,揭示现有市场结构与政府政策、企业经济规模、员工文化素质、产品研发的内在因果联系。旨在进一步优化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10.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我国将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三亿人上冰雪"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为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活力.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典型调查等科研方法,针对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具有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空间,传统文化积淀,冰雪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等优势;但还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科研人员匮乏等劣势;提出了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营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