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3913篇
科学研究   75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89篇
综合类   19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5,26(1):2-2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与大量的摩擦生热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们凭经验知识不难理解.但对于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相反,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学生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92.
试论"状--动--宾"结构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状-动-宾”结构是不是多切分结构,应该从结构,功能,意义三方面来衡量。对多切分的“状-动-宾”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时,应该根据“状”,“动”,“宾”这三者之间的语义疏密关系来确定。  相似文献   
93.
从分析一个磁力作功问题的实例出发,指出公式A=IΔф成立的条件,并通过建立与回路相应的微分方程组,进而求得磁力作功的更为一般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呈现出的特点是探讨了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及相关结构的重叠问题,同时尝试进行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动量词和宾语的次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用化的成果不多,有些问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95.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定位、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有不少错误的认识,以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影响到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即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及价值观与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整合。这为全面地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6.
高源 《现代语文》2006,(5):48-5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s)和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s).和词汇隐喻一样,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义变化现象.韩礼德同时区分了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本文试以古代汉语为例,来探讨概念语法隐喻与古代汉语形容词活用的关系,以此分析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与隐喻思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97.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难以理解在被冲击物的水平方向上施加冲击物的重力来计算动荷因数。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平静荷载的施加对冲击问题的影响,推导出水平冲击问题求解的通用公式,证明水平冲击问题与静荷载的施加方式及大小无关。若采用动荷因数法,需选择冲击物自身重力作为被冲击物的水平静载,才可得到教材中的结果。结合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介绍了水平冲击问题的另一种求解方法,拓宽了读者求解水平冲击的思路,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8.
动点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关系;这类试题是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类试题的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的一步从相对静止的瞬间,  相似文献   
99.
根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我们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发现了动量词、名量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之间的组配存在着一种不完整的关联标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对“V 数词(一) 动量词 N”结构作出细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关于“温度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关系的两种观点在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教材中一些表述很容易产生歧义.教材第28面中写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这样的表述容易让学生以为: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由温度决定的或分子的平均动能是由温度决定的,甚至有些教参这样写:分子的平均动能只由温度决定,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才增加.于是,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就有两种观点:一是温度决定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温度.到底是谁决定谁呢?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下面就详细深入地加以分析.二、从宏观上看"温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