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6631篇
科学研究   2010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744篇
综合类   276篇
文化理论   75篇
信息传播   3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787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营养速递     
《父母必读》2014,(8):62-62
喝果汁≠吃水果 有的孩子不喜欢吃水果,家长就把水果榨成果汁给孩子喝,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果汁中含的纤维素比水果少得多,如果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必然造成粪便量太少,从而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82.
阿里骨由于非唃厮啰血统继立,维护政权稳定困难重重,欲改变依宋抗夏自保政策,通过对宋战争来树立个人权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并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83.
正身处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间,耳边总响着一句"你一定能的,因为你是一名语文教师"。语文是心田的诗行诗,是清风徐扬的宁静月夜,是蛙鸣蝉聒的忙碌夏日。诗的题材可叙事可抒情,语言或绮丽或朴素,篇幅能长亦短,没有格律严格限制,只任情感喷涌流淌。一句句诗行聚焦的是一个个独特的意象,悸动的是一颗颗敏感细腻的心灵,宣泄的是一腔腔真挚浓烈的情感。当你沉浸风光旖旎的西湖,是否更期  相似文献   
84.
说来话长     
这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如何和谐共生的儿童文学力作。主要讲述小男孩果子和师傅老歪因暴雪被困于深山,和山里的动物在粮食短缺、气候恶劣等危境下相遇、相助,彼此温暖启迪,共同探讨生命意义的故事。说来话长,故事要从果子休学讲起。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劳动委员果子因病休学了。这个病说起来简单——果子的肺虚弱,需要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85.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实训课中的应用,分析教学组织、教师教学理念、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6.
87.
专精     
世界的脉搏不断跳动,时代的洪流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今日的新闻头条在明日沉沦,一时的兴趣变成昨日的旧好,当下的选择在瞬间改头换面。走马观花的时代中,我们抓住了什么?(1)曾读过一篇文章叫做《专精》,讲述了一个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在时代的转轴里,提供我们更多选择与机遇的当下,选择了将生命致力于一件事——篆刻印章。他用专  相似文献   
88.
一 一只饥饿的秃鹫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头死去的麋鹿,它兴奋地在空中盘旋几圈之后,突然又转身飞去。它为何要放弃这顿盛宴?难道是发现了地面上有危险的敌人?要知道,秃鹫这种猛禽几乎没有天敌。  相似文献   
89.
一、看图猜词法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记忆单词的方法,通过视觉刺激加深记忆。例如7A Unit4,出现了许多食物名词,如芒果、西红柿、面包等,这些食物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我出示这些食物的图片后,同学们一下子就把单词记住了。又如7B Unit6出现许多动物名词,我也用图片加强学生的记忆。在出示图片时,采用竞猜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毕竟学生都有好胜心。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中日两国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的统计,分析两国在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所具有的使用特点,比较同一种动物在两国谚语中,人们对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谚语中的动物影象和使用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