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生态地理学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整合生态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来研究地球圈内不同尺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化过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的科学.本文就生态地理学理论的首要问题--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内涵,指出生态地理因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稳定性非线性的基础,而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稳定性的非线性是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复杂性、差异性和无限多样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耦合状态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交互胁迫、交互依存关系的客观表征,它刻画了某一时点区域系统的演进态势或趋向。基于区域系统要素组成及耦合机理分析,建立区域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模型,依据1995年~2004年海南省的国民统计数据及典型调研资料,进行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4年海南省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和区域发展消耗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海南省区域综合支撑能力系统和区域发展消耗系统的演化速度表现出非同步性。其中前者呈下降态势,即由1995年的0.1239下降为2004年的0.0124,而后者呈稳步提高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5.7%;③1995年~2004年海南省区域系统的耦合度一直处于[0°,45°]区间内,系统耦合状况的变化比较急剧。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转变发展理念是实现区域系统良性运转的基本前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高效热作农业基地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倡导低能耗工业生产模式是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协调.只有依据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制度,建立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2006,(9):32-33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更全面了解区域的状况,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随机、灵活地让幼儿与人、事、物(材料、环境)交流、互动,进而促使区域活动各个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与协调,实现区域系统效能的最佳发挥,使区域活动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15.
薛河流域是山东古遗址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0-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合作在此区域进行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遗址和遗物分布区180余处。项目在田野调查和聚落研究中使用GPS定位、分区采集和Arcview软件分析等手段,主要考察了本地区北辛文化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宏观聚落形态和变迁情况。大体而言,这一区域聚落发展的总趋势为聚落数量不断增多,分布范围逐步扩大,聚落规模逐渐增大,聚落间的分化逐渐明细。具体又可以分为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的萌发期、大汶口文化至商代的稳定期、西周至秦汉时期的高速发展期三大阶段。宏观聚落变迁的整个过程以稳定和继承为主,突变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区域系统是一个由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资源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其获得空间、时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文章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对区域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