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莎翁的第116首十四行诗表达了至死不渝的主题,以独特的方式定义着"真爱"。莎士比亚认为爱情是欢愉浪漫的,世人应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莎士比亚还引证了"爱"的真谛——拥有的要"珍惜"。  相似文献   
52.
夏洛特·史密斯是十八世纪末期的一位优秀女诗人。在十四行诗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她率先采用十四行诗写作,在她的《悲歌十四行诗和其他散文》中,她对十四行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她的十四行诗受到了当时社会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由于她的影响,十四行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她对十四行诗在十九世纪的复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3.
“突转”这一概念在2000多年前就被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凸显了突转的种种现象与痕迹,不论是单一诗篇还是整部诗集均体现了跌宕起伏的审美关感。此外,这种突转的美学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莎士比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莎翁出于需要与社会上、中、下层各色各样的人物接触,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深刻而独特的观察,以他所熟悉的现象入诗,流露出朴实的意象美;莎士比亚面对现实的种种弊端,执着地追求他的理想:真、善、美三者完美的和谐统一,流露出真挚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55.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5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包含对爱友之美的赞颂,传达了诗歌艺术能够战胜时间实现美的永恒的理想。他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描绘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美的理想。把美统一于爱中,爱又是美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57.
诗音与诗义     
一首动人的诗作是一个活泼灵动的生命体。其中,阐述、意象和音韵相互哺喂,和谐运作。读者将从知、觉、情三个方面同时受到冲击,并在获得强烈审美效应的当口完成对诗义的领悟。然而读诗的人却往往局限于词面的意思,忽略音韵的作用,造成残缺不全的理解。本文以十数首(段)英诗为例,进行细致的剖析,展示诗的音韵并非仅仅是韵文的技术要求,而实在是诗作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8.
王雪梅 《科教文汇》2023,(3):181-184
该文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41首的不同中译本为案例,从结构、主题和意境方面来分析译者视域对翻译和阐释的影响。译者视域不同,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也会不同。因此译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只有使它与原文的历史视域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相似文献   
59.
文章主要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 1 2首的节奏、韵律、用词、主题及其深刻的哲理等。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诗歌创作特色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诗人艰难曲折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作品的灰色基调,而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又使他作品流露出朦胧的光明;另外诗人别具一格的诗风又使他成为现代美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旧瓶装新酒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