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84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4655篇 |
科学研究 | 713篇 |
各国文化 | 55篇 |
体育 | 420篇 |
综合类 | 191篇 |
文化理论 | 30篇 |
信息传播 | 9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261篇 |
2014年 | 645篇 |
2013年 | 466篇 |
2012年 | 528篇 |
2011年 | 564篇 |
2010年 | 496篇 |
2009年 | 529篇 |
2008年 | 755篇 |
2007年 | 478篇 |
2006年 | 317篇 |
2005年 | 294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文[1]对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理科卷的一道题:“已知椭圆C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它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佤”进行了思考,获得了如下的定理. 相似文献
972.
“动+之+名”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构。文章以《史记》中出现的“夺+之+名”和“为+之+名”结构为例,以充分的理由证明前人研究中通过变换分析和古人的注释来证明“之”=“其”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从而证明整个结构是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973.
温和群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1):43-43
自2004年开始,向量的考查便进入高考.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看出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问题在平面向量问题的考查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们一直关注向量问题的考查特点:选择题、填空题中对向量的考查并不是特别多,主要集中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断点所处的位置、判断动点轨迹、利用几何意义解题等方面;在解答题中通常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综合,但考查的都是比较浅显的形式或简单运算,解答题的核心一般不涉及向量知识. 相似文献
974.
福克纳独创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把对美国南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成为美国南方的缩影,而且成为全人类的象征,从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体现了现代派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就作品中时空观的表达模式来探讨作为生命本体的人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中传达出的不同生命感受。 相似文献
975.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题目耐人寻味--在整篇小说中,居然从未出现过"玫瑰花"一词.这一题目在文本中实为表达福克纳主观感情的媒介,表面上客观地陈述了爱米丽的故事,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待爱米丽悲惨一生的同情,同时对所有被南方传统文化所奴役的女性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976.
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通过教材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的灌输。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现代学习方式靠拢。所谓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特征,即主动性——我要学,独立性——我学,个别性——我会学,体验性——我爱学,问题性——我有发现,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听、说为主的学习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感觉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77.
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和谐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78.
赵明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
佤族文化是以“司岗里”文化和木鼓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多元民族文化。从自然环境看,佤族主要生存环境为内陆山区,山是孕育佤族文化的母体;从人文环境看,云南悠久的葫芦种植历史,是佤族“司岗里”文化得以产生和形成的人文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司岗里”文化的产生是以佤族古老的生殖崇拜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由此,可以推断,佤族“司岗里”文化至少可以说是在新时器时代就产生了。由于佤族长期受到封建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双重统治,被迫过着漂泊不定、不断遁入山林的生活,这使得“司岗里”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或者根本性的变化。纵观“司岗里”文化与其他南方民族葫芦文化的关系问题,“司岗里”文化不仅仅是佤族一个民族的,而且也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共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