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7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928篇
科学研究   587篇
各国文化   434篇
体育   1274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114篇
信息传播   271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并再次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代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62.
姜洪源 《档案》2008,(2):29-33
我第一次知道莫理循这个名字,是在10年前翻译华尔纳《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的时候。1923年,华尔纳带领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考察队到敦煌和额济纳进行考察和挖掘。他路过凉州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长期活跃在西北地区的传教士同时又是中亚探险家的乔治·亨特,从他那儿了解到《泰晤士报》记者、后来做了中国政府顾问的莫理循曾到中国西北进行过一次长时间的考察,  相似文献   
63.
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合作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两馆合作的特藏资源共建和服务模式,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合作基础、积极意义,进一步提出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新思路,并为中国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潍坊古籍书目>是潍坊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具有四个优点:第一,收录内容比较全面.第二,具体古籍著录格式规范,内容可靠.第三,收录时间断限及范围比较灵活;空间上把博物馆藏书纳入范围,具有示范意义.第四,附录便于检索使用.该书可商之处同样有四:第一,收录对象问题.第二,著录体例问题.第三,图书归类问题.第四,个别地方存在印刷失误.<潍坊古籍书目>之所以顺利完成,原因在于领导支持,组织得当,各单位齐心协力.对于当今形势下的古籍整理具有示范意义.当然,存在的问题也要予重视.  相似文献   
65.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传统的博物馆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发展进程、如何与城市文化建设构成互动态势,从而彰显城市的个性特征与魅力,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博物馆作为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教育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城市或物件的精彩再现、一部浓缩的物化的社会发展简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的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不朽篇章,遥想社会的辉煌进程。  相似文献   
66.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其大意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并和周围一些中小城镇组成城市集团,大中小城市连绵不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按其标准,中国现在出现了三大都市圈——(北)京(天)津唐(山)、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6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表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不断融合不断交叉的潮流。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科不断地分化发展出更多更专业的分支学科,与此同时,这些分支学科又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成果,发展成自成体系的交叉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68.
当前,博物馆人将免费开放视作一次事业大发展的好机遇,在确保参观环境、参观秩序、参观质量优良的前提下,正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扩展服务范围,积极整合展览资源,增加展览内容信息量,并兼顾不同层次观众的兴趣要求,把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珍稀的自然遗产,吸引观众经常走进博物馆,充分享受文化权益,接受人类已知的认识成果,向真理的彼岸迈进。  相似文献   
69.
浅论自然博物馆的学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自然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过分重视娱乐性,而对其蕴藏的深层次的科学内容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存在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激发和鼓励观众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使博物馆陈列展览出现了过分重视形式,忽视了内容,致使陈列中大量采用声、光、电、图像合成、拼接技术、多媒体和虚幻影像等现代高科技,过分追求短暂的感观和视觉冲击,从而导致了娱乐与信息不平衡。  相似文献   
70.
免费开放后区域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费开放后,一定时期内观众数量所呈现出的井喷或称爆棚现象,是考验博物馆管理和应对能力的突出问题。但是以往的事实表明公众对博物馆的接受与否似乎并不单纯是经济门槛问题。几年前,杭州105家博物馆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一阵参观热浪之后,一些博物馆依然门庭冷落。从目前率先一步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的几家博物馆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