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从心理分析角度,探讨了种族文化-心理结构、宗教情结、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对卡夫卡"变形"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是在传统意识与个体觉醒的碰撞中,寻求精神出路、希冀摆脱痛苦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
作者资料: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犹太人血统。父亲是百货批发商。他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毕业后主要从事保险业工作。1904年开始用德语写作,1923年迁居柏林专事写作,但次年病情恶化,于同年7月3日病殁于维也纳。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地洞》(1923)、《变形记》(1912),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等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  相似文献   
83.
校园暴力     
张洁丰福建厦门大学附中高三(7)班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刷新着人们对青少年的看法。在对施暴者口诛笔伐的同时,却鲜有人考虑:是什么将施暴者推向了黑暗的边缘?是,没有错,他们是施暴者,但——"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掩饰缺点","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正如卡夫卡所说,这些年幼的施暴者其实只是心灵的弱者罢了。那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84.
《城堡》是卡夫卡晚期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卡夫卡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最丰厚,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及艺术追求。《城堡》折射出了作者所生存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作者通过环境、场景的虚设,人物的神秘莫测,语言的飘忽与含混等的艺术处理,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85.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人与外在世界的对抗常常表现为强与弱两种方式.海明威与卡夫卡在文学中作出的选择,恰好以某种极端的方式,成为这两极方式的象征性代表: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面对世界表现了一种打不败的优雅姿态;卡夫卡描写了一系列弱者境况,面对世界呈现出无奈的态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表达了现代人类涉足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不可理喻和荒诞性,并分别在文化的断裂地带完成了一次自我追寻.  相似文献   
86.
卡夫卡曾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流血的童话。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形容他自己,唯一不同的是,也许卡夫卡的伤口更深。他的那些童话或者寓言,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如《城堡》《变形记》《地洞》等等,无一不在昭示着苦痛、绝望和孤独的命题,这些东西被卡夫卡从人类几乎不可能到达的深处挖了出来,很多年以后,人们被卡夫卡的发现震惊了。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人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相似文献   
87.
1989年,一家主营建筑、艺术的书店开张,取名"诚品";三年后,书店已颇具规模,为《诚品阅读》杂志公开招聘创意文案……"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凡.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卡谬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这是李欣频当年应征文案的文本,"文案天后"的故事从那时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88.
李倩 《文教资料》2012,(27):97-99
卡夫卡是残雪最早接触的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之一,残雪早期的一系列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深深地打着卡夫卡影响的烙印。可以说,卡夫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残雪一开始的创作方向,造就了残雪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89.
等春天满落     
正~~  相似文献   
90.
作为20世纪欧洲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创造出一种把荒诞无稽的情节与绝对真实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独特艺术手法,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现实的一种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反映出精神危机时代人们对现实的一种诚惶诚恐的痛苦体验,使其作品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荒诞与惶恐”情结.卡夫卡通过它去再现生活,站在生命本体的立场之上,思考人类的处境与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苦闷与焦虑.同时,在“荒诞与惶恐”背后透露出他直面现实之后所作出的一种更高层面上的理性追求,进而让自己的作品承载起了更为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