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3107篇
科学研究   41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43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之课程改革进行了八次。从一九九九年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还续。当前主导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理论基本上是建构主义一家。课程改革属于国家战略层面,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教学方法改革只源于一种理论指导,不言而喻,带有很强的片面性,我们应该认识到。  相似文献   
52.
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运营加速,数字出版给内容生产方式、产品传播渠道、读者(用户)体验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双重效应.在此背景下,出版业在招聘、用人、育人三个环节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培养方向,校企联合,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放大数字出版的正向效应,避免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3.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程往往是建立在教师行为中心的基础上,这种单一的解释逻辑限制了教学从“教”向“学”的转换。要真正实现阅读课堂从“教”向“学”的转换,就必须对阅读课堂教学流程进行双重逻辑的区分和解释,而且要更重视学习成果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循环提问与交叉提问的方式,事实上组织起了一场以研究生个人为参与主体的课堂讨论,该课堂讨论通过对研究生讨论表现实时计分的方式凝聚了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讨论秩序,其教学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然而,由于两国研究生公选课程人数及国民性格的较大差异,澳洲的教学经验不能在国内同类课堂完全直接适用。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改造、变通。在改造后的分组讨论模式中,由教师实时记录各讨论小组的发言、提问及评论质量,并通过科学的分数构成及相关规则将各小组成员的个人总评成绩进行具体量化,同时通过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双重竞争机制有效保障研究生个人持续性积极参与分组讨论的全部环节。  相似文献   
55.
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本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缺乏实证科学的有效论证,具有先验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激烈地反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观,认为世界的物质性是随着人的实践的深化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展现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终极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改造,是唯物主义从传统形态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56.
严碧友 《新高考》2007,(12):23-24
作为现行高中教材的重要内容,平面向量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像数一样满足一定的"运算性质",可以进行代数形式的运算,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它的几何意义进行几何形式的变换.正是由于这个双重特性,平面向量成为许多知识内容的交汇点和联系沟通的桥梁,为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7.
发生认识论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媒体要素被引入教学模式入手 ,分析了信息传递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发生认识原理论述了聋人认知形成的特点 ,提出了在发生认识论原理模式下的结构强化的发生认识论聋人教育模式 ,分析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德国古典美学审美解放 的理论有两个特点:一、它是基于对人的理性本质公设的逻辑结果;二、它在意向结构上对人本身欠缺的反省,而是对外在于人的困境的鄙弃。之所以由德国审美解放无法达到自由,原因在于德国古典美学是以认识论来负担价值论,使之最终沦为了审美乌托 邦。  相似文献   
59.
论美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何以会是美的,这是美学史上讨论了两千多年的问题,但以往的回答都是由于缺乏辩证的眼光而陷于片面,因而不能真正揭示问题的实质。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统一的理论看,人们以科学的观点和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艺术造成许多认识的误区。因此,必须重新阐发美的艺术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正确认识荣辱观应该对荣辱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在认识荣辱问题时,涉及到如何判断何为荣何为辱的问题。对荣辱问题的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时应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对认识主体在荣辱事件中的行为进行反思,主体认识结构的差异导致认识的偏差。在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对认识主体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对认识主体进行荣辱活动后的内心感受进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国家荣辱与个人荣辱休戚相关。对荣辱问题的观察、思考及反思与荣辱观的形成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