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8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前,随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污水回收率导致的缺水现象显得愈发的明显.本文采用科氏滤膜通过超滤+反渗透技术处理某电厂的冷却塔循环水,论证了科氏膜以及超滤+反渗透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核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水资源2050年将产生严重危机,缺口高达520×108m3,除了节水、远程调水之外,还应注意控制人口增长。计算表明,海水淡化可补充15亿方(占总缺口的3%),也应作为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主要目的是拉动经济增长。在几种大型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法较优,其能耗可以通过建3座2×600MW核电站解决,从而优化了华北地区的电源结构,补上了3525MW的电力缺口,为本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核能反渗透海水淡化可以创造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了环境,节约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利用了海洋资源,具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多效蒸馏的多项技术和经济指标都不如反渗透,并且由于200MW低温核供热堆堆型容量的限制,核能多效蒸馏的经济性不如核能反渗透。  相似文献   
123.
朱长乐 《科技通报》1993,9(2):134-136
在简要介绍海水淡化的意义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提出其主要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24.
根据电镀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的特点和对控制的要求,采用施耐德公司的Mrico372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其他控制设备,构成对电镀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数据采集、故障报警、生产过程和逻辑顺序等控制。以实现工厂安全、高效、低耗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5.
对发电厂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为最终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通过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东一教学楼改造的雨水收集工程实践,分析了本地的气象资料、回用水使用与降水时段调节等,将房间空调器凝结水与饮用水反渗透浓水予以收集归入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教学楼周围的绿化浇灌与景观水的补水.通过计算,教学楼夏季空调器凝结水量约为3.48 m3/d,每日饮用水反渗透浓水的水量可达到198~396 L.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能有效地补充因大量蒸发导致绿化浇灌及景观补水不足的缺陷,同时在降雨量较少的冬季也能一定程度上进行添补.雨水与冷凝水以及反渗透浓水一同收集大大提高了整个收集系统的经济性.项目实测数据验证了系统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介绍了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及其生产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BDX8040S的基本性能参数.并叙述了BDX8040S反渗透膜在六横二期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应用,对比了二期系统和一期系统(使用陶氏公司生产的SW30HRLE-400反渗透膜元件)的部分运行数据,结果表明,国产的北斗星BDX8040S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在六横二期系统中的运行良好,可以达到与进口陶氏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8.
结合水处理超滤和反渗透的双膜水处理工艺废水量大的特点,对超滤和反渗透产生的废水、废水量、废水水质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回收超滤和反渗透废水并综合利用的节水方案,其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又可以减少电厂的废水外排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129.
聚集     
《职业圈》2014,(4):11-11
为健康产业注入创新力量 日前,LKK洛可可为民族净水品牌“艾沃”设计的AWR870-4厨房反渗透净水器正式发布,该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高端净水器的空白,而且在品牌内涵,功能定位、科技应用等方面都突破了现有净水器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