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教育   9994篇
科学研究   170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84篇
综合类   418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144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423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877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鲍建生等在《变式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作为一种传统而典型的中国数学的教学方式,变式教学不仅有着广泛的经验基础,而且也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利用变式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了反复的机械训练.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提出在竞争情报工作中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分析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竞争情报工作中要善于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开展知识产权研究。  相似文献   
43.
44.
45.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教材,涉及氮循环的生理过程都很多;下面笔者以教材中氮循环途径为背景,将其图解变形综合,并纵横联系,巧编了一组与氮循环图形有关的变式训练。  相似文献   
46.
隐匿权的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权概述所谓隐匿权就是记者保护信息来源的权利 ,即未经提供采访报道等新闻材料的人的允许 ,新闻工作者有权不予透露消息来源给第三人。隐匿权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性质的特殊性。隐匿权既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义务。对提供消息来源的人而言 ,记者是基于信赖关系和职业道德的不暴露义务 ;对第三人而言 ,记者是基于新闻自由和信息自由的不暴露权利。二、主体的特殊性。作为隐匿权的主体 ,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具有特殊性。大众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从人际传播中逐渐演变而来又自成体系的信息交流方式。现代人从大众传播过程中获取更多…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广播中,还是在报纸、期刊上, 明星绯闻可谓屡见不鲜。与此相对应,围绕明星绯闻的新闻 纠纷和新闻诉讼也日渐增多。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相关的媒 体,我们就会发现,明星和媒体间的关系好好坏坏聚聚散 散,你方唱罢我登场,悲剧闹剧竞相上演,构成了现代社会 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致。和任何公民或法人与新闻媒体发生 侵权纠纷以后最终的解决准则一样,明星与新闻媒体的侵 权纠纷最终解决的依据也只能是法律。但是,由于明星作为 公众人物,他们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范畴内,与普通公民 相比,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对明…  相似文献   
48.
同学们平时通过对一些常规的题目的解答,会对某些问题产生定格理解,即形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而出题人又往往利用它设置“陷阱”把我们引入误区,造成考试时失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进行变式练习是最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变式练习就是对那  相似文献   
49.
袁锋  徐琢 《图书馆杂志》2022,(5):31-38+55
由于我国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的不足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为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中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目的限制缺失、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作品的客体限制缺失以及文本与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型问题。在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 《条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完善。一方面,在《条例》第7条中增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研究或学习”这一主观目的限制,并在该条中明确将视听作品排除出图书馆提供数字复制件的作品类型当中;另一方面,在《条例》第6条中增设图书馆等机构基于科学研究目的而使用文本与数据挖掘的限制与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50.
2021年12月一篇《知网擅录九旬教授100多篇论文赔偿70多万》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件虽然发生在作者与数据库商之间,但由于图书馆出借或原文传递,发挥了第三方公益性服务功能,自然成为权利人主张权利的对象。如何规范作者与图书馆公益服务之间的关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