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通过利用桃2区块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砂岩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砂体成因和叠置类型,并在收集和统计研究区山1段单砂体厚度范围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公式定量计算砂体规模.结果表明,研究区山1段的砂岩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边滩、决口扇和河底滞留沉积是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的叠置类型可分为简单孤立型、冲刷叠置型以及冲刷切削型,并以简单孤立型为主.研究区的砂体发育良好,山_1~1、山_1~2、山_1~3亚段单期河道宽度范围分别为69~151 m,107~200 m,107~200 m以及主砂带的宽度范围分别为665~1 460 m,1 035~1 934 m,1 035~1 934 m.在此基础上,绘制砂体平面展布图,可以看出研究区的砂体呈北北东至南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10~20 m,具有曲流河的特征.  相似文献   
32.
王飞 《文教资料》2008,(14):73-74
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名称harmony,意为协调、融洽.和声在音乐中表现的意义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中国在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之中,多声音乐虽然比较丰富,而作为多声音乐的理论指导--和声却发展迟缓.中西方音乐最开始虽然都是单声音乐,但是西方从15、16世纪开始,和声就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和声理论体系.民族和声却直到近几十年,在几代音乐家的努力之下才获得了逐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族和声发展的滞后?传统音乐之中究竟有没有和声因素?民族和声近几十年获得了怎样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指出了民族和声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3.
宏观上,“词汇的融合”通过数据表明,莆仙话更接近闽南话而与闽东话稍远,莆仙话的词汇独有率比其与闽南话或闽东话的共有率更高,这是其独立为闽语次方言的一个重要依据;微观上,“词语的叠置”、“词语的合璧”和“词义的泛化”是莆仙话由于地缘临近而混合闽东话某些特征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音乐家、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的和声语言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和弦结构,和声进行特点,和声功能与色彩的关系,偏音的处理,调性布局与转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