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354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3期发表了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一课,课中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而最大特色便是讲解字理。《望天门山》全诗28个字,王老师一共讲解了8个字的字理,占了四分之一还多,而且都是学生早就学会的熟字。这样大面积、高密度地讲解熟字的字理,在古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中都实属罕见。耳目一新过后,也引起了笔者的  相似文献   
162.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难学,对于教师来说,古诗难教,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学生们又难以理解。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是教学中需要探究的难点。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几点:一、反复诵读,感悟诗意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  相似文献   
163.
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是提升军校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分析《羌村三首》情感美的内涵,探讨《羌村三首》情感美对塑造军校学员健康人格的价值和意义,并介绍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64.
画《风》     
诗意的课堂是我一直欣赏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更是我一直向往的课堂。那一天,和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古诗《风》,竟然真的走进了诗意盎然的趣味课堂,走进了生动、灵动的语文空间。  相似文献   
165.
小学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古诗文存在的时代久远,远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它受诗词原有规则的限制,语言凝练,用词讲究,给学生的理解和积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6.
王倩 《天中学刊》2011,26(6):52-54
前景化在文学语用学和篇章分析中,是指在具体的篇章中相对突出某个成分,好比在背景上突显出一个人物轮廓。《古诗十九首》中的前景化设置表现为诗歌的作者反复凸显“游子”和“思妇”的形象,将这两类形象置于诗歌中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以此实现自己追求仕途和渴盼爱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6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脆的童音吟诵着熟悉的唐诗,不禁把我们带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从古诗的字字珠玑中感受着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着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古诗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浓缩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优美的意境、意象。  相似文献   
168.
诗言志,心志情感是诗歌的核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都是为诗人抒发感情服务的。于是,赏析古诗的情感成为古诗鉴赏的重点和热点,几乎是高考古诗鉴赏的必考题,不易突破。但如果对赏析古诗情感的常规方法进行梳理和挖掘,使之条理清晰、论述透  相似文献   
169.
父爱·书香     
今年,父亲100岁了。他活得轻松坦然,无欲无求,每天还在书柜前转来转去。父亲即使到了这样的年纪,依然思维敏捷,写字手不抖,说话音不颤,不时还会给我们背上几句古诗,  相似文献   
170.
薛彩荣 《培训与研究》2011,28(1):127-129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春晓》原文及其六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的及物性分析,探讨古诗英译的得失,并检验功能语法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