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正目前,煤和石油的发电过程很是曲折。首先是石油燃烧变成热能,热能产生蒸汽,蒸汽运动变成机械能,机械能才最终变成电能。即使每一步能量的转换率都很高的话,整个过程下来,最多只有60%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电能再输  相似文献   
302.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是最早公开创作同性恋文学的黑人作家之一,其同性恋观可以用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死亡前五个悲伤进程理论来阐释。鲍德温以《向苍天呼吁》、《乔万尼的房间》和《另一个国家》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其动态发展的同性恋观:从否认到发怒、讨价还价、沮丧再到接受并拥抱。鲍德温顶住种族歧视和同性恋困境的双重压力,用心书写同性恋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对展现一代同性恋变化发展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推进同性恋解放运动和同性恋文学的发展,带领同性恋者寻求身份认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03.
在我的大学生活正好过半的当口,学校宣布将有三名赴台交换的名额,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报名,最后学校会审核择优录取,交换时间为半年,而费用也相对较低。这个消息让大家的心都躁动了起来,纷纷开始跃跃欲试地准备起了材料。当时的我还挺纠结的,一方面对台湾怀揣着极度的向往,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感受另一种生活方式,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背负着全家人的殷殷厚望,希望  相似文献   
304.
电的传奇     
请阅读下文,感受作家笔下的电有何"传奇"之处。科学家们推想:是电,催发了生命的诞生。人类起源于一场宇宙大爆炸,电光石火,混沌初开,有了光,随后才有了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阴阳",而阴阳交激,产生雷电。无人不怕雷电,将雷电奉若神明。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下洼打草赶上了雷雨,慌慌张张躲进一间看场的小屋里避雨。小屋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很紧张,站在门口的  相似文献   
305.
尼尔·盖曼的中篇小说《卡萝兰》具有鲜明的哥特小说风格,被誉为恐怖版《爱丽丝梦游仙境》。本文概述哥特一词的起源和哥特小说的特点,从故事场景和"另一个妈妈"两方面分析了《卡萝兰》中的哥特要素。  相似文献   
306.
20世纪40年代初的延安时期是丁玲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交织在丁玲身上的性另4意识、知识分子意识和革命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顶峰,丁玲陷入深刻的自我斗争之中,它汇成了丁玲强烈的创作冲动。《秋收的一天》和《夜》呈现出作者自我斗争的矛盾心态,以及通过自我说服自我放弃以获得澄明、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07.
何波  潘媛 《中国档案》2016,(12):72-73
2013年,在成都商报社积极响应下,四川省档案馆与成都商报社联合在《成都商报·大周末》上创办了档案文化专版——“档案时空”。媒体与档案工作因各自发展的需要,不但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不知不觉,这个“交道”一打已经三年了。虽然专版涉及的档案资料只是档案馆馆藏中的沧海一粟,但对参与者来说,合作的这段经历却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08.
阿甘死后,升入天堂,在天堂入口——珍珠之门,他遇到了圣徒彼得。彼得对他说:"很高兴见到你,阿甘,我们已经听到了许多赞扬你的话。但我  相似文献   
309.
《暗夜舞蹈》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自2001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界高度的评价。本文着重从追寻昨天的传说:另一种视角的营构和向死而生、青春死亡的另类书写这两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暗夜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10.
卢桂芳 《师道》2020,(1):14-16
我对乡土文化的兴趣起源于十多岁时对自己身世的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在我的家乡,卢氏家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全东山镇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三十一个自然村,唯有我们家姓卢。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人类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到哪里去?"便在我的潜意识里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