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李华康 《历史学习》2004,(10):20-20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5期有这样一道选择题:1789—1792年,法国初步改造表现有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否定了封建等级制③结束了封建君主制④取消了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多数学生得出的答案是B,与参考答案一致。而笔者认为应该选A,理由如下:首先从基本概念上看。君主制是指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一般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依据君主的权限可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制实质上就是封建君主专制(无限君主制),君主掌握全部国家权力,实行专制统治。君主立…  相似文献   
32.
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欧洲启蒙运动”一节对洛克的分权思想有这样的描述: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但到底哪些属于议会?哪些属于君主呢?笔者查阅了许多教辅书,多认为议会享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君主只享有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又在网上查到韩磊《限权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33.
荷兰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一样,是君主立宪制。在确定要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留学之前,我开始关注与荷兰相关的新闻和各种信息。当时,电视新闻中荷兰女王灿烂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荷兰之后,我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荷兰的君主立宪制和社会风情。其实,除了在公共场所可以看到女王的画像以外,荷兰王室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非常微小,但老百姓对王室还是非常拥护和爱戴的。荷兰多次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王室比例达85%以上。作为一个有多元价值的民主社会,这么高的支持率意味着人民对荷兰王室的充分信赖。2003年2月12日上…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着重阐述了近代伟大的民族先驱者梁启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震荡年代里,对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所作的深刻思考与努力。  相似文献   
35.
清政府在二十世纪初宣布执行仿行宪政的预备立宪活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序幕。该文就此进行讨论,认为其一方面是适应蒂国主义需要,维持其半殖民半封建的统治,另一方面,由原有的封建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作为在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体形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6.
朱志宏 《课外阅读》2011,(5):201-202
人教版选修3教材《国家与国际组织》在专题二专门讲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其中关于英国国王的地位、作用及其与首相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早已失去权力的英国王室至今仍然倍受瞩目?如今的英国王室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女王和她的王室什么时候“悄悄地离开”?笔者找出2007年奥斯卡提名影片《女王》(《The Queen》),抽时间组织学生观赏并进行了讲解,让学生通过影片直观地对英国女王及其王室有所管窥,并加深了对英国这一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的认知。  相似文献   
37.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材料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具体知识点——《大宪章》、《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明晰英国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主线:由无限王权到有限王权——由国王主权到议会主权。  相似文献   
38.
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感觉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依然沿用通史教学的方式来处理教材内容,没有领会和把握专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认真落实历史新课程理念,确立专史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9.
康有为是晚清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政治家。他第一个将宪政思想与变法实践相结合,从而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百日维新。其宪政思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898—1911),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后期(1911-1927),主张在中国建立虚君共和制政体。  相似文献   
40.
康有为和梁启超于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迫亡命日本,期望得到日本支持,希图对维新大局有所挽回.此前康梁变法虽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式君主立宪制的向往和对明治政治改革的欣赏,但那时康梁并未与日本直接接触.康梁此次亡命日本,日本政府和关心康梁的各界人士,对于不速之客基于不同的目的,表现出既欢迎又抱以戒心的复杂的心态.清政府则一再要求日本政府将康梁逐出日本,以免后患.由此,引发了关于康梁去留的中日交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