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建梅 《中学文科》2009,(12):64-64
中央一台黄金时段热播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李世民是具有雄才大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典范,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一人。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君臣关系中可以称得上是极为少见的。然而揭开历史的假象,我们就会发现魏征并非忠臣,而李世民也并非明君,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排斥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来看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君臣的作品之所以受人青睐,是因为他在浮躁的尘世中有一份沉静写执着,以沉静执着写浮华尘世中的人性精彩。  相似文献   
23.
细看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有不少是只能与臣民同享乐,却无法共患难。然而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君主,既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结成"鱼水之谊",又能放下身段与关羽、张飞结成异性兄弟,这种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组合关系,与其人物意象的生成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望京楼是繁盛于宋代的一种建筑,它的修建是末人表达忠节的一种方式,体现出他们对君臣关系的重视。望京还与国运兴衰、民族存亡紧相关连。望京现象也反映了宋人对贬谪的惧怕,对京职的留恋,对中原化的眷恋和对落后地区的畏惧与鄙视。  相似文献   
25.
《蒙古秘史》等材料展示了早期蒙古社会两种典型的臣服仪式,一为臣仆向可汗或大汗的臣服,一为弱者向强者的臣服。尽管都有誓言、礼物(贡物)等要素,但后一种臣服仪式多通过建立拟血缘关系强化二者的联系。拟血缘关系下的臣服存在强弱易位后的君臣翻转及财富的合理侵占,这是义父子、义兄弟兵戎相见却不主动解除关系的重要原因。安答、那可儿、答剌罕等原本具有平等和自由性质的称谓在后世的书写中日趋臣仆化,展现了《秘史》作者突显君权、重塑历史的意图,最终目的是赋予黄金家族统治草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
唐太宗通过对历史知识灵活多样的发挥运用,向大臣们灌输了忠君思想,宣传了治国理念,进而培育了尊卑有序的官僚系统,营造了和谐良性的君臣关系,从而为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提供了制度上和思想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7.
孙明 《兰台世界》2011,(7):43-43
本文通过对努尔哈赤君臣伦理思想的揭示,分析了努尔哈赤所提倡的君道、臣道在他整个伦理思想体系框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8.
温故而知新     
我国古代的辩证和谐观是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春秋时期,文化思想上有两个相对的概念:“和”与“同”。晏子曾用君臣的关系来说明“和”的真实含义,同时又批评梁丘据就“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为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同”是单一,否定事物的多样性;“同”是盲从,否定人的独立思考。与此不同,孔子主张“和”,他的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事物的丰富性;“和”又是独立思考,表现了人的智慧。因此,…  相似文献   
29.
荀悦史论的思想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六主"、"六臣"论,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君臣对政事发展的不同影响;他的"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的政治观念建立在对君、臣、民三者关系的认识之上;而"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的思想则反映了荀悦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30.
任沁 《文教资料》2011,(17):6-9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二主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历来被读者称道,这也正是作者要标榜的主题之一。但我们在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微妙之处,不能简单地用"鱼水关系"来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