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莫春 《湖北档案》2013,(4):42-42
1939年12月4日,寓居北平近8年之久的吴佩孚,逝世于什锦花园胡同11号公馆,享年66岁。由于社会上盛传吴佩孚是被日本特务土肥原谋杀,由此引起朝野强烈反响。日伪当局下令厚葬吴佩孚,通令各省下半旗致哀,并派高官汤尔和亲至吴宅致祭,以开脱罪行,遮人耳目。  相似文献   
32.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乱世之秋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军阀,他们多系赳赳武夫,唯吴佩孚素以"儒帅"、"儒将"、"秀才军阀"、"学者军阀"冠之。因此,关于吴佩孚的研究成为民国人物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十年来有关吴佩孚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许多新的课题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新史料不断挖掘和利用;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更趋多样化、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33.
19世纪20年代正是军闽混战之际,各路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乱纷纷。有一回,直系与奉系开战。直系以吴佩孚为首领,吴调一个叫张福来的人任前敌总指挥,因为吴十分迷信,觉得张福来的名字取得好,福来福来,一定能打胜仗。《世界晚报》得到张福来受命的消息后,立即发头条新闻,标题就是《前敌总指挥张福来令早出发》。成舍我因为要赶去参加当天中午外交部举行的记会,来不及看大样,便嘱咐主编仔细校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正一、爱国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一个内在因素冯玉祥爱国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冯玉祥出身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长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年代。由于耳闻目睹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欺压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因此他对帝国主义主产生了强烈的痛恨情绪,"遂立志为爱国为军人,以御外辱而国耻"。1902年,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袁将其总督衙门迁往天津。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35.
关于北洋直系将领吴佩孚之功过是非,史学界已有定论。大多学者认为,吴氏是反动军阀,与同时期的其他军阀并无区别,是人民的敌人,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但若依吴氏一生而论,吴氏与其他北洋军阀相比确有其实质性的区别。同时,若从吴氏一生的私生活方面而言,所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学者或文人的洁身自好,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理念。所以对吴氏之评述,不应再以传统阶级斗争之史观述之,而应做全局统筹分析,将其还置于历史大环境之中,客观而公正地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36.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家的中心权力严重虚化,地方性军阀势力愈来愈坐大。为安置强大的军阀实力人物,北京政府不得已设置了巡阅使这一非常置的地方军政制度。这一制度介于中央和省之间,掌管两到三省军政事务大权。直鲁豫巡阅使无疑是北洋政府时期所设各巡阅使的典型,1920-1924年,吴佩孚于洛阳开府,先后任直鲁豫巡阅副使与正使,利用此职,不仅操纵地方军政、民政、财政等,还经常干预中央政权,对北洋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课题不仅可以弥补北洋政府时期巡阅使制研究的不足,也可以完善该时期的人物史研究,还可以深化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近来,海内外广泛开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许多文章谈到了唐之道其人。唐之道曾任国民军第九师中将师长、北京警备总司令等职,和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冯玉祥等许多著名人物有过交往,参加过不少重大历史事件。由于他去世较早以及其他历史因素,不少名人传记中  相似文献   
38.
共产国际自成立以后,其对华政策是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最高领导人决定的,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推进中国革命与东方革命,以便打击帝国主义后方,摧毁其殖民体系,从而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要同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北京政府,甚至地方军阀保持外交和经济关系,从而保留沙俄在中国遗留的部分特权,继续攫取利益。共产国际与俄共(布)最初选择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吴佩孚为合作对象,后又极力促使吴佩孚与孙中山组成亲俄政府,还曾瞩目于南方的实力派陈炯明。几经波折之后,才把关注的重心转向实力和地位不断上升的孙中山,从而确定了中国革命的联合对象。  相似文献   
39.
联络吴佩孚,是党建立之初经历的一件大事.苏联、共产国际是“联吴“的决策者,李大钊是党内“联吴“的主要执行者.由于吴佩孚的背叛、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联吴“因此受到批评与指责.实际上,李大钊的“联吴“观念与苏联、共产国际间有很大不同;他的“联吴“不仅不能简单否定,相反,它对于早期北方革命的展开,对于李大钊在统一战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成熟与进步,有着客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吴佩孚与王承斌同为直系军阀内部的重要将领,早期两人在曹锟麾下并肩作战,随着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吴佩孚的实力与威望也大增,但是他与直系内部的将领也逐渐分化,矛盾也日益凸显,作为当时同为直系内部重要将领的王承斌,两人的矛盾争斗,不仅直系带来巨大的内耗。同时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