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初,在西欧与中欧许多国家先后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就是以人为重,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反对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耶时进步的文艺就是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莎士比亚就是该时期新文艺的最高峰,《哈姆雷特》就足他中期所写的悲剧之一。  相似文献   
72.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09,(10):17-18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析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通过对剧中女性人物的地位和排列顺序,哈姆雷特的“厌女意识”,以及模式化的女性角色,揭露了莎士比亚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73.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但这位戏剧大师笔下最出名的人物,却毫无疑问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丹麦王子这句忧郁的台词,穿越时空.又成为盘桓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以复仇起笔,贯穿全文的,是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为了复仇,他甚至抛弃了心爱的女人奥菲利娅,最终导致后者因绝望疯狂而溺死。作为莎翁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悲剧爱情是《哈姆雷特》中一个重要的悲剧元素;爱情的幻灭与复仇的过程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75.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来读者和作者之间必然存在天然的隔膜.但是我们不能容忍误读甚至曲解。尤其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致力于靠近作者,聆听他真诚的心声,在历史和现实的万千聒噪中寻一丝清音,引导纯真的孩子。  相似文献   
76.
77.
生存还是死亡?哈姆雷特的这个艰难选择,无情地摆在了每个地球人面前。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防议。各个利益团体在那里相互盯着计算自身得失。殊不知,—场真正的危机正在向人类袭来。  相似文献   
78.
清淡 《新读写》2009,(12):57-57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20个游者心中,就一定会有20种不一般的风景。  相似文献   
79.
鉴于以往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平行情节研究的缺乏,本文着重于其中三个平行情节的学习,包括四个前后衔接的剧情细节:三父之死,三个年青人的成长历程,复仇的动机及复仇的过程,并揭示了平行情节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逆世界     
张丽娜 《当代体育》2013,(11):60-63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万个人心中可能有一万个乔金·诺阿。说说你对他的印象——蓬松的道士发髻、稀奇古怪的技术动作、激情四射的怪诞性格、"收枪入套"的庆祝手势、不要命的倒地拼抢、野性十足的大吼大叫——不管你对他是喜欢,还是讨厌,甚至是憎恶,芝加哥中锋已经成为了NBA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