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民性问题是自梁启超、鲁迅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它具有极强的惰性和延续性,直到今天它还是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作家们接续五四学新文学的传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思索与阐释。  相似文献   
102.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用毛主席的话说,在封建社会,能称得上圣人的是孔子,而在现代中国,能称为圣人的就是鲁迅了。因为他写的作品,深刻地抨击和剖析了存在于国人身上的劣根性,如奴性,如精神胜利法,如看客心态,并全面彻底地否定了封建的专制制度与封建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鲁迅作品的国民性,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造就了现代人格的历史要求,还成了人们异常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因此其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周迎春 《双语学习》2007,(10M):184-184
古典小说中公式化的“团圆主义”一直以来受到文学界的批评和攻击。本文从“国民性”特点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指出其存在和发展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04.
《南腔北调集》的命名即是充满时代特色的无奈与讽刺。其曲笔特点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幽默感”充分表现了鲁迅作为时评家的斗争策略。其为弱势群体呼号、为读者着想、注重译介外国新思想的举动亦在现代编辑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5.
莫言以其文学创作关注着人的生命力的消隐及退化,在作品中用具体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人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的颂扬和呼唤.这一主题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无疑是独特而醒目的,它承继了现代文学中一个生生不息的命题--对重塑民族生命活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6.
自近代以来,中国对于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都给予了很多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当下种种特殊的矛盾,国民性教育并未被视为一个有机融合了的词汇,而面对的是国民性与教育所存在的背离:首先,人们对于现实中的国民性进行着批判,同时教育追求培养理想化的国民;其次,教育过于尊崇普遍性价值而导致其中缺失国民性特性;最后,与国民性相关的教育活动存在着陈述与现实之间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7.
日本国民性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及国教神道教等有很大的关联性,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研究日本国民性形成的原因、表现,对于学习日本历史,了解当今的日本社会,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作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着重描写的对象之一,"戏子"的形象几乎贯穿于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艺术还只是供人消遣而尚未受到人们充分尊重的年代里,艺人的悲剧命运值得人们去反思。通过对《啼笑因缘》和《夜深沉》的个案分析,来探讨张恨水笔下的戏子形象及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并由此来考察张恨水小说在暴露国民性弱点和鞭策民族劣根性、重塑民族魂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9.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国民性,与其家族制度、家族伦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虽然比邻,其家族制度、家族伦理却有着极大的差别,由此而造成的中日两国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本文仅以传统的家族制度为背景,对中日两国的国民性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