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断魂枪》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同专题收录的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纵观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可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反思、批判。老舍先生继承了从鲁迅先生开始的关于"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2.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之一,在此书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基本特点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视出中国人典型的国民性格,如因循守旧、有私无公、以和为贵、重名轻实等。本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再次研读,对中国国民性主要方面的乡土来源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3.
郑晨霞 《大观周刊》2012,(5):27-27,29
摘要:武士道是昏本古代武士的伦理道德和武士政权的统话思想叠曾经对日本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武士道德目出发。论证其对溷本国民性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武士道的意义及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4.
日本流行的"不表扬文化"是由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这一文化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激烈的竞争意识所导致的一种隐忍思维。"不表扬文化"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流行,由于当众受表扬会使自己被孤立,日本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被表扬,尽量避免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不表扬"和日本人的谦虚文化、团队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使得日本人的性格中普遍具有一种被动的倾向,即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意见,极力避免与众不同,这也是日本人被称为"最缺少朋友的民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5.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别国的民族特性,它是在自然、历史和社会这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同时具有稳定的结构形态。中国国民性,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中不仅积淀了许多优质特性,也沉积了不少劣质特性。我们从梳理国民性的源起与演进、国民性的定义、国民性的主要特点入手,举例分析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优质特性和劣质特性,并对教育如何把优质特性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劣质特性抛弃出去、改造出新进行探究。这对构建和谐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对“国民性”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是国民性改造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因此,通过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加入文化类课程,增强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觉自愿的自我提升,是提升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7.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88.
比较中的中西方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在碰撞中更易窥探到民族化的精华和本色,章把握民族化特性,挖掘民族化潜能,显示其各国国民性格之情趣,中还突出整体性化的客观比较,并加以鉴别和评价,中西方化产生的渊源不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同,演化的社会环境不同,故造成人生的价值目标,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9.
什么是新批判主义?——邓晓芒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新批判主义 ?”就这一观点与邓晓芒教授进行了讨论 ,并得出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90.
教育人类学以人性教化、人性培育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人性培育”与“文化”都是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概念。鲁迅等先贤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是“具体人性”的改造,它为我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建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深刻洞察和思想资料。提高国民素质承续和包容了“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它和素质教育“重在做人”放在一块,成为我国教育人类学鲜活的“本土理念”。我国的教育人类学不能走排斥“田野工作”方法的德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老路,而应将反映我国教育问题的“田野”之实证研究与哲理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作为人文课程的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