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教育   13683篇
科学研究   1590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219篇
综合类   470篇
文化理论   81篇
信息传播   282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666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333篇
  2010年   1193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1209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769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永斌 《上海集邮》2003,(12):13-13
广州邮政博览馆在广州市沿江西路43号,面向风光秀丽的珠江。原为广东邮务管理局的办公楼,建于1916年,为一座典型的欧州古典风格建筑,成排的爱奥尼克式立柱,3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博览馆展出面积约1500平方米:一楼为邮票展销中心,展示珍稀邮品和销售各类集邮品;二楼展示中国悠久的邮  相似文献   
12.
13.
再添一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从载文量、被引情况、主题内容和著者分布等方面展现了《津图学刊》1983~2002年间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津图学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6.
原版外文期刊下架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原版外期刊下架过程中应掌握的几个原则:按分类顺序或按架面拥挤程度合理地选择下架方式;分清正题名、分辑名副题名等,正确勾画刊名;根据正刊、副刊、增刊、特刊、别册的特点,正确区别正刊与附件;按年、卷、期顺序确定合适的下架合订本厚度。  相似文献   
17.
自制戳图卡     
徐进 《上海集邮》2003,(7):35-36
新邮发行当天,集邮公司都特制首日纪念邮戳,供集邮者盖用,自绘图卡,贴票销戳,是适合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集邮活动,花钱少,操作简便,自娱自乐的味道浓厚。戳图卡集票、戳、画、章于一体,日积月累,自成一体,也不失为开放类集邮展品的一种素材。 怎样制作一张精美的戳图卡呢?  相似文献   
18.
19.
斡昌伦 《收藏》2001,(8):58-58
阅《收藏》2000年第12期载黑龙江呼兰“百花泉主”有关日本“庆应通宝”钱一文引起我的好奇,翻寻已被舍弃多年的“编外”藏品,有幸在其中觅得两枚,一枚与文中所附拓图之三相符,而另一枚背贰百者却难应对。为了满足“百花泉主”求索的愿望,现将二钱的拓图通过《收藏》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渝 《收藏》2001,(5):42-44
如果说,有清一代的书画中兴要归功于“扬州八怪”的话,那么,金农则是“八怪”之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