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教育   1202篇
科学研究   10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3):F002-F002,i001
三河市职教中心始建于1991年9月现已成为具有大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中短期培训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综台性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是“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992.
不断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对机电类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成功研制出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现有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装置的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多功能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装置,并将实验室的现有吸收实验装置进行了改造。与传统装置相比,新开发的实验装置具有以下功能:可以测定多种散装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不同类型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单一的规整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以及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的混合吸收传质系数。通过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的改进,使学生对填料吸收实验的印象更加深刻,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4.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诞生于2005年5月,学校位于苏州市桐泾路中段,占地13246平方米,建有四层主体教学楼4466平方米,辅助教学楼2971平方米,体育馆2341平方米,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链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A-Markov模型),给出了从众系数矩阵的演化规则和确定方法.以舟山市土地利用变更为例,利用CA-Markov模型对该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到的土地利用系统非线性的复杂特征体现了CA-Markov模型具有模拟复杂适应系统的能力.研究表明CA-Markov复合模型不仅具有空间演化的优势,还具有Markov过程的优良性质,比简单的Markov模型和CA模型更优越.  相似文献   
996.
城郊区是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之地带,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持续研究利用,对生态安全和地区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安顺市城郊区为研究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乡镇为研究单元,研究城郊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变化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97.
通过1999~2008年间统计数据,对吐鲁番地区及直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近10年来综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显示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向园地方向发展,与耕地呈负相关;粮食产量减少了93.74%与耕地、园地、变动有关;整个地区年均GDP以7.24%速度增长,园地、建设用地成正相关;建设用地2.84%速度增加与地方生产值呈正相关。但自然灾害的频繁,水资源的短缺和新增人口与当地工农业发展之间矛盾也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998.
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角度分析了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出先增加后收敛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正不断向均衡状态发展,但其信息熵值同全国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相比依然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此研究可以为徐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99.
张莉  刘建杰 《资源科学》2020,42(7):1428-1437
典型地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对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玛纳斯河流域,在整理历史耕地记载的基础上,订正了1909年和1944年两个时间断面上的流域耕地面积,并通过选取河流渠道等影响因子建立了土地宜垦性模型、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1 km×1 km耕地网格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耕地面积分别约为140.5 km2和241.7 km2,年均增长2.9 km2,清末民国时期耕地面积增长迅速;②北部沙漠区和南部山区均受到开发限制,无法开垦,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的河渠两岸,玛纳斯河中游地势平坦、渠道众多,耕地分布比较集中;③从垦殖强度分析,玛纳斯河流域1909年平均垦殖率仅有0.2%,最高垦殖率为6.4%,1944年平均垦殖率为0.4%,最高垦殖率为11.0%,因此,清末民国时期流域内开发程度较低;④通过对HYDE3.2中1910年和1940年耕地数据的比较,HYDE3.2在玛纳斯河流域的数据明显偏高。本文重建的两个时间断面上的玛纳斯河流域耕地网格化数据集,进一步修正了全球变化数据集的区域精度,可为深入研究干旱区乃至全球环境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著,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