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4563篇
科学研究   254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3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读者》2011,(5):56-56
这些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假设,而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现实!科学这了出警告:到本世纪末,乞力马扎罗山巅的冰盖将很快消失;北冰洋的夏天再也不到自由漂流的冰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快,极地冰盖融化的速度可能比专家预测的速度还要快。  相似文献   
42.
鲁民 《初中生必读》2011,(Z1):63-64
春夏秋冬的变换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地球上就有幸运儿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为"地温异常带"。我国辽宁省东部  相似文献   
43.
恐怖食人树     
有人叫我探险家,可我更愿意大家称我为神秘生物学家。因为我一直热衷于探索那些素昧谋面的地球怪兽。但这一次,我要找的家伙更加与众不同。它不会走、不会跑,永远待在一个地方,却还是能让人闻风丧胆!它就是——食人树!  相似文献   
44.
地球孕育着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曾令多少生命感激依恋和赞叹.地球没有可见执手在握的权杖,然而,她却严格执行着自己的权限,从不逾越,从不跑偏.她默默无语,无声无息,,仰看天河万象,俯视四野星川.在宇际既定自己的位置与轨道上,一丝不苟地遵循太阳系的指令,以日为心,恒定平稳地运转,同时,忠实地跟随着太阳系的权心——太阳,联手太阳...  相似文献   
45.
《河北广播》2010,(1):19-21
一、国家级奖1项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获2008年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作者:冯全福 樊志军 冯占山 杨澜  相似文献   
46.
《火山》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地球单元的一课,按照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火山》这课呢?我觉得,我们应本着“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7.
刘璐 《青年记者》2016,(9):77-78
2015年5月,第6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的第四部电影《冰川与苍穹》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闭幕电影进行公映.①生态纪录电影《冰川与苍穹》通过对南极冰川世界的多视角纪录呈现,围绕全球变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该片的公映在获得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体现出当下对生态类电影纪录类作品的肯定与赞赏.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能够得到肯定与拥护,不仅因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命题普世深刻,更在于创作者对主题表达的艺术演绎与提炼,最终实现了生态纪录电影分别在知识性、思想性、欣赏性三个层面深度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48.
“孪生地球”假设,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的关于指称论证中的重要假设之一。该假设及其论证与辩护,不仅颠覆了语言哲学中对于意义及因果指称理论的传统认识论问题,而且指出了新的认知路径。这一假设不仅引发了许多争论,也蕴涵了许多哲学思想,并在批判传统本体的、心智构架的认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假想的和语境的认知形式。这两种新的认知形式,极大地扩展了“孪生地球”假设的哲学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9.
曹洪成 《时代教育》2007,(7Z):52-52
光照图的判读是检测学生对地球运动意义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往往成为考试中的“热点”。光照图的判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指导学生正确判读光照图,成为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经验,就光照图中的“五点”及其应用作些浅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0.
邹建华 《物理教师》2000,21(6):46-46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质,而培养学生对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培养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估算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实感,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赵凯华先生也说过:“这种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初学者来说是最难不过的,因为这要靠一定的物理直觉和洞察力,没有相当的经验和功力是做不到的.”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对地球的各个物理量进行估算,既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素质,又增加了对地球的感性认识.1地球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例1]由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