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59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贵州是一个地质背景复杂的岩溶地区,多期的地质运动对河网水系的发育造成影响。以贵州省乌江为研究对象,利用DEM等数据进行GIS水文分析,揭示岩溶地区河网水系与地质背景的关联。结果表明:流域主干的发育主要受不同构造变形区的控制,次级水系的发育明显受到构造样式的约束;河网密度的大小受岩石组合类型的影响,纯碳酸盐岩组合和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组合的河网密度均小于非碳酸盐岩组合河网密度;河网密度的大小不受构造变形区的控制,但受典型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2.
许婉英 《地理教育》2014,(10):28-34
正一、考点扫描(表1)二、知能构建1.河流水系特征(1)明知水系特征——从地理概念入手,以示意图形式明知水系特征。地理概念能反映地理事物属性的结构形式。要明知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从水系概念入手,并可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内容(如图1)。图释1:水系是指在一定集水区域内(流域内),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构成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若湖泊与河流相通,也属于该水系内。如洞庭湖、鄱阳湖属于长江水系。  相似文献   
213.
基于江南水乡地区聚落—城镇的形态发生学分析,借助本地特有的近代早期大比例尺实测地图,并通过对相关特定文献的精查辑考,对明中叶筑城前后的上海城市水系提出了较高分辨率的复原方案,进而对当时发生的城市景观升级与城市微观肌理演替做了若干定性检证;同时,还上溯考察了城内水系与保、图等基层行政组织的空间关联与早期历史渊源。试图说明,建立在江南水乡城镇历史形态学认知之上,以形态发生的视角针对性地甄别利用某些特定史料,详细描绘支浜与小河道的近代大比例尺地图,并综合分析传统景观留存较好的近现代局地典型样本,当为最大限度复原城市历史水系之最佳取径。  相似文献   
214.
在孟加拉国西南部与印度接壤处,有一个由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与梅克纳河三大水系冲积而成的恒河三角洲,在其南部沿海约110千米宽的海岸地带,被孟、印两国称为“孙德尔本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是由潮汐河道、泥滩和耐盐的红树林小岛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15.
明代以来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以来天津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即以海河水系为轴线,由西向东逐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天津港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开始跳出中心城区,以海河为轴线向滨海地区拓展,确立了双心轴向的城市发展格局.21世纪的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结构的深刻转变,要求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适应天津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6.
217.
为了抑制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MnO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坍塌,该研究采用水热法将Ni2+插层到δ-MnO2(NMC)中,并且对其进行碳包覆.制备的NMC材料微观结构发生了改变,其层间距与比表面积变大,为Zn2+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经过碳材料包覆后NMC材料的导电率得到了提高.将该材料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在0.2 A·g-1电流密度下,电池经过1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0%,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在大电流密度下(1 A·g-1),经过8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0%.因此,对δ-MnO2进行Ni2+掺杂并进行碳包覆,为实现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18.
作为"水、产、城"协同治理以及水岸联动发展的空间廊道"碧道",基于"共生"理念,从"治水""治城""治产"的角度出发,走"可内生驱动力"发展道路,逐步消除空间"赋能"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改善河道生态流量不足,提升环境亲水性;增强城市水系廊道空间与城居日常的关联性,消除"低存在感"的边缘化现象,实现"碧道"线性空间"土地价值"更新,变"价值洼地"为"价值高地和孵化地","用生态去创造价值",实现从"景观存量"到"价值增量"的转变,以产生更多"绿色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